[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7876.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喜 |
主分类号: | B65B25/02 | 分类号: | B65B25/02;B65B37/00;B65B37/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包装 称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称量茶叶效率低下的缺点,包括机架、重力传感器、连接板和暂存盒,机架的上部转动配合有多个张紧轮,且张紧轮的外侧套设有传送带,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张紧轮固定,重力传感器位于传送带的下料端下侧,且重力传感器的上部放置有收集盒,连接板的下侧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上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采用传送机构与重力传感器配合对茶叶进行称量,达到设定的重量后,暂存盒可暂存茶叶,使得茶叶的传送连续,提高称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加工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精制、再加工和深加工,在茶叶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茶叶进行称重包装,目前,很多茶厂还采取人工称量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称重,费时费力,连续性差,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称量茶叶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包括机架、重力传感器、连接板和暂存盒,所述机架的上部转动配合有多个张紧轮,且张紧轮的外侧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张紧轮固定,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传送带的下料端下侧,且重力传感器的上部放置有收集盒,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上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伺服电机与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暂存盒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边缘设置有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一端设置有三棱锥状的下料斗。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座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暂存盒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安装有与磁块相配合的电磁铁,且电磁铁与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传送机构与重力传感器配合对茶叶进行称量,达到设定的重量后,暂存盒可暂存茶叶,使得茶叶的传送连续,提高称量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收集盒一侧设有下料斗,方便茶叶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的下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的称量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包装用称量装置的收集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张紧轮、3传送带、4限位条、5驱动电机、6重力传感器、7收集盒、8连接板、9连接座、10旋转轴、11暂存盒、12磁块、13电磁铁、14下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喜,未经吴永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麻绳生产的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设备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