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7676.3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利;王庆普;李永磊;卢艳丽;田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隆福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2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丛洪杰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诱导 定位 型小针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属于中医微创手术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棱锥凹槽的加工难度较大以及环形半圆形凹槽靠近超声显影设备一侧的侧壁会阻碍超声波回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包括针芯以及套设于针芯外侧的套管,套管的外壁沿套管周向开设有朝向超声仪探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沿套管径向的截面形状为耳状。本实用新型的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可用于小针刀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微创手术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
背景技术
小针刀治疗术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定量松解病变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小针刀的针尖始终位于患者体内,操作者仅能过通过超声显影观测针尖具体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小针刀的外壁开设多个沿外周面均匀布置的三棱锥凹槽(CCR技术,立方镜技术)或者沿外周面设置的半圆形环形凹槽,增强超声波反射,形成清晰的超声图像。
但是,由于小针刀的直径较小,在其外周面上加工三棱锥凹槽的加工难度较大;对于半圆形环形凹槽,由于半圆形环形凹槽靠近超声显影设备一侧的侧壁会阻碍超声波回声,不利于显影,对超声仪配置要求高价格昂贵、设备多为进口、仪器体积大、移动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棱锥凹槽的加工难度较大以及环形半圆形凹槽靠近超声显影设备一侧的侧壁会阻碍超声波回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包括针芯以及套设于针芯外侧的套管,套管的外壁沿套管周向开设有朝向超声仪探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沿套管径向的截面形状为耳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环形凹槽沿套管径向的截面包括圆弧边以及与圆弧边连接的直边,直边靠近超声显影设备,圆弧边靠近小针刀的穿刺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直边与套管轴线的夹角为45~6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针芯为尖芯或钝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尖芯的穿刺端形成有切割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钝芯穿刺端的形状为弧形,穿刺端的侧面形成回钩或者侧向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特征在于,套管为尖管或钝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尖管的穿刺端形成有单斜面或双斜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钝管穿刺端的形状为弧形,钝管侧面部分或全部开设切割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钝管的操作端设有用于指示切割缝朝向的指向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套管外壁的环形凹槽朝向超声仪探头,且环形凹槽沿套管径向的截面形状为耳状,相比于半圆形环形凹槽,靠近超声仪探头的侧壁倾斜角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少环形凹槽侧壁对超声波的阻挡,保证超声波的较强反射,形成清晰的超声影像,获得满意的显影效果。
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诱导定位型小针刀,外壁设置的环形凹槽可以采用连续加工形成,相比于三棱锥凹槽,加工简单,利于生产,配合简配便携式超声仪即可满足诱导定位显影要求,便于技术安全有效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隆福医院,未经北京市隆福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滑动可升降实验室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