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头颈部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7171.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殷佳晗;顾建华;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20002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颈部 手术 气管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头颈部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护齿套、硅胶垫、连接圈、面板、拉钩、固定皮筋、套环,所述的护齿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硅胶垫数量为两个,两个硅胶垫分别固接在护齿套上下两部分的内侧,且两个硅胶垫中间位置分别开有一个半圆形凹槽,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一个圆通孔,所述的连接圈由两个半圆形管组成,连接圈固接在硅胶垫的圆通孔上,所述的面板固接在连接圈的前端,所述的拉钩固接在面板的两侧,所述的套环固接在固定皮筋的两端,且套环套接在拉钩上,所述的硅胶垫与护齿套在生产时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硅胶垫两部分的连接处为对应的锯齿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实用、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头颈部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和/或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气管导管在插入患者嘴部后,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的昏迷状态,患者在苏醒阶段往往会无意识的咬住气管导管,导致患者无法呼吸,另外,患者在苏醒期阶段也会由于意识未完全恢复而出现无意识的牙齿咬合活动,对牙齿造成一定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头颈部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头颈部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护齿套、硅胶垫、连接圈、面板、拉钩、固定皮筋、套环,所述的护齿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硅胶垫数量为两个,两个硅胶垫分别固接在护齿套上下两部分的内侧,且两个硅胶垫中间位置分别开有一个半圆形凹槽,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一个圆通孔,所述的连接圈由两个半圆形管组成,连接圈固接在硅胶垫的圆通孔上,所述的面板为硬质板,面板由两个分板组成,面板固接在连接圈的前端,所述的拉钩固接在面板的两侧,所述的套环固接在固定皮筋的两端,且套环套接在拉钩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硅胶垫与护齿套在生产时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硅胶垫两部分的连接处为对应的锯齿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术中使用,利用护齿套将牙齿包裹,防止患者手术中牙齿无意识的活动对口腔造成破坏;
2.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垫将患者嘴巴撑开,并在硅胶垫中部穿过气管导管,防止患者咬住气管导管,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
3.本实用新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使用时,先插入气管导管,然后再设置本装置,方便使用,且装置的两部分对应连接,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实用、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垫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齿套、2-硅胶垫、3-连接圈、4-面板、5-拉钩、6-固定皮筋、7-套环;8-锯齿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未经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机上使用的粉碎搅拌输送装置
- 下一篇:操作部主轴及内窥镜操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