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4724.3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薛戈;石砚;刘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B60T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真空泵 安装 支架 集成 结构 物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物流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包括用于固定电动真空泵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横梁连接板和后横梁连接板,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电动真空泵安装的装配孔,安装板侧端设有与装配孔连通的用于电动真空泵滑入的滑入口,沿装配孔周向间隔布设有用于电动真空泵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孔,沿安装板边沿周向间隔布设有强度加强凸台;通过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的结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真空泵固定不稳定,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物流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能源问题的巨大挑战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电动汽车在制动助力方面,现在比较成熟解决方案为采用传统的真空助力器加电动真空泵,因电动车没有燃油车中的发动机,不能从发动机进气歧管处获取真空,故电动车需要匹配单独的电动真空泵来获取真空;电动真空泵因自身结构以及转速较高的原因,工作时有较大的噪音,加之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整车噪音较小,真空泵噪音更加凸显。在新的解决方案取代真空助力器加电动真空泵的方案之前,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动真空泵噪音,获得更好的驾驶感受,是每个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要面对的技术难题。专利CN201620990544.1公开了电动真空泵支架,缩小体积来提高刚性,结构设计不合理,不方便电动真空泵的安装。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通过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的结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真空泵固定不稳定,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电动真空泵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横梁连接板和后横梁连接板,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电动真空泵安装的装配孔,安装板侧端设有与装配孔连通的用于电动真空泵滑入的滑入口,沿装配孔周向间隔布设有用于电动真空泵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孔,沿安装板边沿周向间隔布设有强度加强凸台。
进一步地,安装板的一侧还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弯折板,加强弯折板的两侧弯折有与前横梁连接板连接的前加强翻边,以及与后横梁连接板连接的后加强翻边,靠近后横梁连接板的加强弯折板顶端设有向外侧弯折用于与后横梁连接的连接加强板。
进一步地,前横梁连接板包括向上弯折的前横梁第一连接段;后横梁连接板包括向上弯折的后横梁第一连接段,第一后横梁连接段的顶端设有向外侧弯折横向延伸的后横梁第二连接段。
进一步地,后横梁第一连接段上设有强度加强凸块,后横梁第二连接段上设有强度加强凹槽。
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还设有焊接定位孔。
进一步地,各焊接定位孔分别一一对应的设于各强度加强凸台上。
进一步地,安装板、前横梁连接板、后横梁连接板、加强弯折板、前加强翻边以及后加强翻边的材质均为钢。
进一步地,前加强翻边与前横梁连接板焊接固定,后加强翻边与后横梁连接板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电动物流车电动真空泵的集成安装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架设于前横梁、后横梁的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电动真空泵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电动物流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动物流车电动真空泵的集成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真空泵安装支架、集成安装结构及电动物流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4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