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化补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4476.2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陶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F16L55/1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化 补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补漏效果,保障补漏后补漏贴紧紧的贴在工件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化补漏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器材。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老化、腐蚀或人为损坏等因素会出现破裂、泄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漏作业,然而现有的补漏设备占地空间较大,且在补漏的牢固性和效率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化补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
第一夹持部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
优选地,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
优选地,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
优选地,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一夹持部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
优选地,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一透明壁的一侧。
优选地,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
优选地,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透明壁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握杆和固定安装在第一握杆一端的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握杆和固定安装在第二握杆一端的第二夹持头;第一握杆靠近第一夹持头的一端与第二握杆靠近第二夹持头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夹持头包括第一内弧板和位于第一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一内弧板连接的第一外弧板,第二夹持头包括第二内弧板和位于第二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二内弧板连接的第二外弧板;所述第一内弧板的轴心线与第二内护板的轴心线位于二者之间,第一内弧板与第一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一腹腔,第一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内弧板与第二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二腹腔,第二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
优选地,第一握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光源体开/关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第二握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光源体开/关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以在补漏贴固化前使其紧紧的贴在工件上,利用安装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内的第一光源体、第二光源体可以使补漏贴快速固化,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补漏效果,保障补漏后补漏贴紧紧的贴在工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陶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陶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4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刀轴用可移动装卸货架
- 下一篇:一种带开关的施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