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3402.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曾昭胜;江勇;姚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35/04;F16J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油型 密封 橡胶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括环形的橡胶圈体,橡胶圈体内设置有蜂窝状且相互连通的气腔,橡胶圈体外表面覆盖有氟化橡胶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不仅保持硫化橡胶的高弹性,同时还提高耐油性,环形的橡胶圈体内设置有蜂窝状且相互连通的气腔,橡胶圈体外表面覆盖有氟化橡胶层,橡胶圈体提供足够的机械弹性,氟化橡胶层具有充分的耐油性能,天然橡胶在硫化交联之后难以再度熔融,惯用技术是先注塑定型之后再硫化,成型之后的橡胶环成为实心的整体,硫化蒸汽难以渗入充分硫化,橡胶圈体内的微气囊破裂之后,形成气腔,硫蒸汽进入后硫化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封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
背景技术
橡胶密封圈是一种以天然橡胶为原料的弹性密封结构。天然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容易磨损,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分子内具有双键,易起加成反应,容易老化。为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生产上要对生橡胶进行一系列加工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使胶料中的生胶与硫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由线型结构的大分子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大分子,使从而使胶料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等优良性能,这个过程称为橡胶硫化。硫化橡胶机械性能提高,但是耐油性能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不仅保持硫化橡胶的高弹性,同时还提高耐油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括环形的橡胶圈体,橡胶圈体内设置有蜂窝状且相互连通的气腔,橡胶圈体外表面覆盖有氟化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体外表面与氟化橡胶层之间设置有高硬度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硬度橡胶层厚度小于橡胶圈体纵向截面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为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直径小于橡胶圈体纵向截面直径的十分之一。
一种耐油型密封橡胶圈硫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橡胶原浆与微气囊混合,形成混合浆料;
步骤S2,将混合浆料注入模具,固化形成橡胶圈体;
步骤S3,将橡胶圈体置于加热腔内,进行蒸汽硫化;
步骤S4,橡胶圈体内的微气囊由外层向内层依次受热破裂,形成相互连通的气腔,气态热含硫物进入橡胶圈体内部的气腔进行硫化;
步骤S5,将硫化后的橡胶圈体浸入氟化橡胶浆料,取出固化之后,形成耐油型密封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磁粉作为凝结核,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凝结固态的气体,形成复合粉末状的颗粒物;
步骤S1.2,将颗粒物加速轰击塑胶熔融液膜后,进入分离池;
步骤S1.3,分离池中灌注密度小于固态塑胶密度的液体;
步骤S1.4,漂浮于液面的物体即为微气囊。
进一步地,将混合浆料置于均匀恒磁场内,待微气囊停止运动后,再进行固化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首先通入热空气,将橡胶圈体内的微气囊由外层向内层充分破裂之后,再进行蒸汽硫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首先将硫化后的橡胶圈体浸入高硬度橡胶浆液,固化形成高硬度橡胶层之后再浸入氟化橡胶浆料,取出固化之后,形成氟化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3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塔的导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性涂料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