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2481.X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会祥;何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 地址: | 663300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白茶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包括晾架主体,所述晾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且晾架主体内部为中空状,并且晾架主体内侧设有对称状的支撑块,所述晾架主体一侧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支撑块上端搭设有晾板,且支撑块上端还设有导气管,所述晾板上端开设有凹槽,且晾板凹槽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外壁上开设有通风孔,且盖板上端设有晾网,并且盖板下端设有支撑杆。该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设置有通风结构,可以有效对堆积的白茶的下端进行通风,加速白茶的发酵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现有的白茶需要进行室内萎凋的工序,室内萎凋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无法生产茶叶,而且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和产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茶叶都是用室内萎凋制作,而一般采用鼓风机和竹篾来对白茶进行加工,茶叶无法有效的摊开,这样鼓风机不能有效的将空气吹倒茶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茶叶无法有效的摊开,这样鼓风机不能有效的将空气吹倒茶叶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包括晾架主体,所述晾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且晾架主体内部为中空状,并且晾架主体内侧设有对称状的支撑块,所述晾架主体一侧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支撑块上端搭设有晾板,且支撑块上端还设有导气管,所述晾板上端开设有凹槽,且晾板凹槽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外壁上开设有通风孔,且盖板上端设有晾网,并且盖板下端设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晾板下端开设有通孔,且晾板通孔位置与导气管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晾网上设有螺丝,且螺丝下端固定在盖板上,并且晾网的网孔内径小于通风孔的内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为圆形,且通风孔均匀分布在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与晾板凹槽内部深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长度大于晾板下端内壁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设置有通风结构,可以有效对堆积的白茶的下端进行通风,加速白茶的发酵速度。该装置的晾板下端通孔起到容纳导气管的作用,这样导气管内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晾板的凹槽内,同时晾板凹槽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盖板上的通风孔流动到茶叶的下方,对茶叶的下方进行通风的工作,而支撑杆可以将盖板支撑起来,避免盖板中心部位出现下陷的情况,导致盖板中心部位的通风孔出现阻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白茶发酵的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晾架主体,2、支撑块,3、晾板,4、鼓风机,5、连接管,6、晾网,7、通风孔,8、盖板,9、支撑杆,10、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2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储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进料和出料的茶叶发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