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壶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1315.8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杨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茶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茶壶组件,包括壶身、与壶身上部相互匹配的壶盖以及套设设置于所述壶身下部的防烫套件;所述壶身外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内侧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台阶面,壶盖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壶身内部台阶面匹配、用于壶盖与壶身配合的环形立壁,且在所述环形立壁上开设设置有通孔,用于滤茶和导气;所述壶身下部内缩、形成与防烫套件匹配的套设台阶面,本产品过滤性能优良,防烫套件的设置使得产品更具人性化,且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效果突出的新型茶壶组件。
[背景技术]
茶壶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产品,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茶壶产品种类繁多,功能不一,外形不同,给了消费者较多的可选择性,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于茶壶类产品的结构构造、实用性、安全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加强。
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针对现有茶壶产品的不足之处,如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过滤功能、出水顺畅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改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从茶壶产品的具体构造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效果突出的新型茶壶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茶壶组件,包括壶身、与壶身上部相互匹配的壶盖以及套设设置于所述壶身下部的防烫套件;所述壶身外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内侧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台阶面,壶盖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壶身内部台阶面匹配、用于壶盖与壶身配合的环形立壁,且在所述环形立壁上开设设置有通孔,用于滤茶和导气;所述壶身下部内缩、形成与防烫套件匹配的套设台阶面。
优选地,所述壶盖下部环形立壁上开设设置的用于滤茶和导气的通孔,滤茶孔和导气孔为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壶身外侧一体成型设置的壶嘴,为圆弧状壶嘴。
优选地,所述壶盖的环形立壁下沿朝外侧延伸形成与壶身内台阶面匹配、用于加强壶盖与壶身配合的环形凸缘。
优选地,所述壶盖顶面设置有用于方向指示的凹槽;且该凹槽靠近通孔部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壶盖上部外周与壶身外壁相互平齐。
优选地,所述防烫套件外壁与壶身外壁相互平齐。
优选地,所述壶身呈圆柱体状。
优选地,所述防烫套件底部为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壶身内部开设有可容纳多个茶杯的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壶组件通过同时设置壶身12、与壶身12上部相互匹配的壶盖11以及与套设设置于所述壶身12下部的防烫套件13结构,且在壶身12外侧一体成型设置圆弧状壶嘴121,在壶盖11外周开设设置用于滤茶和导气的通孔113,壶身12内侧中间部位还设置一台阶面122,壶盖11下部一体成型设置与壶身12内部台阶面122匹配、用于壶盖11与壶身12配合的环形立壁,增强过滤性能,防烫套件13的设置使得产品更具人性化,且外形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壶组件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壶组件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吉之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1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