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7328.8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章勇华;陈素姣;唐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2 | 分类号: | F16F1/12;F16H57/08;F16D25/063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变速箱 螺旋弹簧 导向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它包括倒挡活塞、环形隔离架和一挡活塞,螺旋弹簧一端穿过环形隔离架与倒挡活塞相抵,另一端由一挡活塞的导向定位单元支撑,倒挡活塞的第一内端台阶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延伸至倒挡活塞的外边缘,第一支撑部开设有插入螺旋弹簧的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的导向定位可靠性差,导致螺旋弹簧易折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变速箱活塞的回位是通过回位弹簧实现的,为避免回位弹簧在工作时产生窜动,通常会在变速箱内设置相应的弹簧定位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采用多个圆周分布的螺旋弹簧3作为回位弹簧的行星变速箱,其螺旋弹簧3的导向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的环形隔离架2、一挡活塞5、弹簧销轴4、倒挡活塞7,倒挡活塞7、环形隔离架2和一挡油缸6同轴安装,一挡活塞5安装在一挡油缸6内,环形隔离架2的右端与油缸缸体的左端相邻,固定在箱体1内的环形隔离架2上设有与螺旋弹簧3对应的多个轴向贯通架体的导向定位孔;安装时,将螺旋弹簧3穿过环形隔离架2导向定位孔,直至螺旋弹簧3的一端与倒挡活塞7端面相抵,在螺旋弹簧3的另一端穿入弹簧销轴4,最后将一挡活塞5和一挡油缸6装入压紧。这种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存在以下缺点:导向定位可靠性差,如图2所示的倒挡活塞7与螺旋弹簧3接触面上无导向定位孔,只有环形隔离架2一个中间导向定位支撑,在初始安装时,螺旋弹簧3与倒挡活塞7相抵的一端可能会倾斜折弯,参见图3;活塞往复轴向运动时,两端上下摆动,也即在周向方向摆动,变速箱在长期频繁的换挡过程中,倒挡活塞7冲击力易造成螺旋弹簧3被折弯导致失效及与其配合的零件也会被关联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的导向定位可靠性差,导致螺旋弹簧易折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包括倒挡活塞、环形隔离架和一挡活塞,螺旋弹簧一端穿过所述环形隔离架与所述倒挡活塞相抵,另一端由所述一挡活塞的导向定位单元支撑,所述倒挡活塞的第一内端台阶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延伸至所述倒挡活塞的外边缘,所述第一支撑部开设有插入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一凹槽。
上述行星变速箱螺旋弹簧导向定位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导向定位单元包括在所述一挡活塞的第二内端台阶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延伸至所述一挡活塞的外边缘,所述第二支撑部开设有插入所述螺旋弹簧另一端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呈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螺旋弹簧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和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第二凹槽内壁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处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定位单元一端与所述一挡活塞相抵的弹簧销轴,所述弹簧销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螺旋弹簧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倒挡活塞设置开有凹槽的支撑部,螺旋弹簧能插入凹槽内,可实现螺旋弹簧定位准确且支撑有效作用,且增加了螺旋弹簧的支撑点,螺旋弹簧不会因为初始安装偏差的折弯或倒一挡活塞的频繁往复移动而移位折弯,提高了螺旋弹簧导向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一个零件失效的风险点,不会因为螺旋弹簧失效导致其他零件的关联失效,更加安全;其结构新颖,布置合理,通用性方面,该结构适用于多类型多吨位的行星变速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7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板恒温加热房
- 下一篇:一种螺丝包胶自动化上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