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87076.9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丹;和好学;胡杭军;赵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心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新颖 生理 电极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连接手柄、张力释放套管、六角卡环、带编织丝管体、远端管体、远端头部电极、环电极、导线、不锈钢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六角卡环卡紧张力释放套管,使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结合,张力释放套管近端与带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粘接固定,再次增加两者这间的作用力,防止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远端管体采用外层PU材料,内层PEBAX材料且挤出形成双层管体,同时保证远端管体的强度和柔软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生理电极导管通常有远端头部电极,远端管体,环电极,带有编织丝的管体,张力释放套管,管体护套管,近端连接手柄;管体内有连接环电极和远端头部的导线及远端头电极不锈钢绳,近端导线与插头连接,通过导线传递远端环电极和头部电极信号。
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之间是插入装配方式,远端管体内孔通常为通孔,而远端头部电极为圆柱或者单台阶状结构,由于结构的原因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装配后,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抗拉强度较小,手术中存在脱落的风险;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近端通常用结构单一的热缩管包裹再与连接手柄装配,热缩管与连接手柄之间松动会导致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与连接手柄之间的强度降低,进一步造成连接手柄与带有编织丝的管体脱落,形成医疗事故;远端管体设计时通常采用单一PEBAX材料或者PU材料,使用时发现远端管体存在较硬或者较软现象,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心意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脱落风险以及近端连接手柄的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风险而提供一种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
远端头部电极,用于手术中使用;远端头部电极的连接端设置有卡紧结构;
近端连接手柄通过导线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并与多道生理记录仪相连接,进行远端数据信号的采集;
连接部,以管体形状连接远端头部电极和近端连接手柄;
其中,连接部通过张力释放套管与近端连接手柄的一端连接;连接部与远端头部电极的卡紧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
带编织丝管体,作为连接部的近端,通过管体护套管与张力释放套管连接;
远端管体,与带编织丝管体一体成型,远端管体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紧结构匹配的卡槽,卡紧结构与卡槽结构之间产生作用力;远端管体与带有编织丝管体的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可以是熔接,焊接,粘接。
连接处,包含如下至少一种:
位于连接手柄与张力释放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张力释放套管与管体护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管体护套管与带有编织丝管体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管体护套管,张力释放套管的内径均大于带有编织丝管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的连接处设计为双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远端头部电极的另一端设置为凸起球面。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手柄通过不锈钢绳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手柄通过导线与环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的头部端面内壁设置有卡槽;
远端头部电极上设置有双台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心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心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7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三通外壳
- 下一篇:一种水系沉积物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