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895.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宋言峥;姚曙光;张占波;汪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言峥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胡薇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降温 功能 可钝锐 游离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刀刀头采用内外双电极刀头,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内嵌套有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采用钝性电极刀头,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采用锐性电极刀头,二者电路中间有绝缘层隔离。本实用新型手控灵活,根据病变情况进行切、凝转换;组件基本功能是:吸引、电切、电凝、降温,中间可拆卸,尾端分别接吸引器和电控开关;头端设计独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控一体化电刀吸引器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刀在医疗使用中已非常频繁,电刀在切割组织或电凝止血时,电刀旁的液体会影响电刀的正常工作,此时往往需要第二位术者使用吸引器消除液体,而附加的吸引管口粗大笨重,影响手术操作进程和视野暴露,而且因为吸引管口离电刀头远,对于狭小区域吸引管口无法靠近吸引,不能吸净全部的烟雾,尤其对于复杂粘连病变的处理尤为困难。
在肺癌,肺结核,肺结节等疾病的常规术式肺叶切除过程中,有些人的肺血管解剖清晰,分叶好,与胸膜无粘连,肺门很容易游离,肺叶切除简单易行,可在完全腔镜下进行。而有些肺病变由于粘连,淋巴结钙化,分叶不全等因素,导致肺切除很难进行。同样的,肠道及妇科肿瘤等也面临同样问题。以往均是在开放切口下或者腔镜下中转开胸或者开腹用手指,吸引器头,直角钳等才能实现“钝+锐”游离血管。
尤其对于粘连严重的肺部疾患或者腹腔、盆腔疾患在腔镜下极难完成手术,超声刀不能使用,有时用电钩容易损伤血管,或者毗邻脏器,甚至造成大出血死亡。超声刀和电钩等配合无法实现“钝+锐”游离不能用于粘连严重的手术。因此亟待一种能一体化实现“钝+锐”游离血管的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固定底座;
电刀吸引器组件,由电刀刀头、电刀刀座以及吸引管道组成,电刀刀头设于电刀刀座首端,电刀刀座尾端与手持固定底座连接,吸引管道贯穿于电刀刀头、电刀刀座以及手持固定底座内,并外接吸引器;
电刀刀头采用内外双电极刀头,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内嵌套有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采用钝性电极刀头,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采用锐性电极刀头,二者电路中间有绝缘层隔离。
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的头端为圆形,其中央设有一通孔直径与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外径相适配。
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外壁设有滑槽,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外壁设有推动键,推动键嵌入滑槽,通过推动键与滑槽实现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往复滑动。
外层的第一电极刀头与内层的第二电极刀头间夹层还设有降温注水组件,在夹层的双侧包埋有2根塑料管,每一根塑料管的尾端与滴水装置相连。
电刀刀座尾端与手持固定底座之间呈插拔式或圆筒形嵌套式可拆卸连接。
吸引电刀装置主体外有绝缘材料包裹,由一次性塑料材料制成,可反复使用。
吸引电刀装置还设有自毁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降温功能并可钝锐游离功能的吸引电刀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手控灵活,根据病变情况进行切、凝转换;
2.组件基本功能是:吸引、电切、电凝、降温,中间可拆卸,尾端分别接吸引器和电控开关;
3.头端设计独特:
1)以吸引功能为主的:犹如一般吸引器,但有凝血、止血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言峥,未经宋言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