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86883.9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9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7/08;F24F13/02;F24F11/89;F24F3/1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王月霞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室内 环境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的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送风装置、排风装置、回风装置、采集装置及控制装置,送风装置由送风进管、过滤组件、送风出管及送风机组成,排风装置由排风进管、排风出管和排风机组成,回风装置由回风进管、回风出管和回风机组成,所述采集装置由采集壳体、采集进气口、采集出气口、风扇、传感器组件、主控板及RS‑485总线组成,所述控制装置由控制器、显示屏及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形成强制对流,打破“监测死角”的限制,避免测量数值不准确,通过传感器组件可进行多项室内环境监测数据,自动化程度高,功能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比如楼宇、居民房,其内部环境直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我国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83-2002)室内环境作了比较严格的规定,然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和生活用品的增加,家居环境隐患重重,不仅表现在室内温湿度情况的影响上面,也体现在室内有害气体浓度上面。人们在室内的时间约为85%以上,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住宅室内保持良好的环境品质,保持健康的环境条件,有助于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生活状态。
目前建筑室内环境的监测内容比较单一,而且由于受建筑室内及气流模式的影响,监测模块通过内部气流带动进行采集,往往测试准确度不高。若气流模式下存在“监测死角”,室内空气会逐步的积聚,准确性更低,使得人们不能够实时得知室内的环境情况。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形成强制对流,打破“监测死角”的限制,避免测量数值不准确,通过传感器组件可进行多项室内环境监测数据,自动化程度高,功能性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送风装置、排风装置、回风装置、采集装置及控制装置,送风装置由送风进管、过滤组件、送风出管及送风机组成,排风装置由排风进管、排风出管和排风机组成,回风装置由回风进管、回风出管和回风机组成,所述采集装置由采集壳体、采集进气口、采集出气口、风扇、传感器组件、主控板及RS-485总线组成,所述控制装置由控制器、显示屏及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优选的,在所述送风装置中,送风机安装于建筑室外,送风进管连接于送风机的进气口,送风出管连接于送风机的出气口,且送风出管的出气端位于建筑室内底部一侧,出气端竖直朝上设置,过滤组件安装于送风出管上。
优选的,在所述排风装置中,排风进管连接于排风机的进气口,排风出管连接于排风机的出气口,且排风进管的进风端与采集装置相连。
优选的,在所述回风装置中,回风机安装于建筑室外,回风进管连接于回风机的进气口,回风出管连接于回风机的出气口,回风进管的的进气端位于建筑室内底部,且远离送风出管的出气端的另一侧,进气端竖直朝上设置,回风出管的出气端连接于送风机和过滤组件之间的送风进管上。
优选的,在所述采集装置中,采集壳体安装于建筑室内顶部,且位于回风进管的的进气端的正上方,采集装置上表面的采集出气口与排风进管的进气端相连,采集装置的采集进气口位于下表面,风扇和传感器组件均安装于采集壳体内,且风扇和传感器组件均通过螺钉分别安装于采集出气口和采集进气口的一侧,传感器组件通过主控板上的放大器和A/D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通过RS-485总线将数字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器接收RS-485总线传输的数字信号,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进行各传感器组件检测数值,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通过若干继电器分别与风扇、送风机、排风机及回风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的喂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中医小针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