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843.4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毛启富;杨永亮;何启飞;万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银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 |
代理公司: | 31297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朋晓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横梁 开关门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外立柱 柜体 抽屉式框架断路器 垂直方向布置 低压开关柜 空间利用率 从上到下 二次元件 互不干涉 母线室门 二次室 后底板 开关柜 内立柱 前底板 前端面 元件室 右部 眉头 门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柜体的前端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柜眉头、母线室门、三个沿着垂直方向布置的开关门、门槛,其中三个开关门的右侧设置有二次室门,三个开关门的中心均设置有抽屉式框架断路器;柜体包括四根外立柱,其中位于前方的两根外立柱顶部和底部各自通过外横梁连接,顶部外横梁和底部外横梁之间的右部设置有前内立柱;前方底部的外横梁与后方底部的外横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前底板、后底板。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开关柜空间利用率,同时设有独立二次元件室,实现一二次元件室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配电系统的配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柜即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由柜体、断路器、连接铜排、绝缘支撑件、二次控制、测量原件及相关辅件组成。
现有装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柜是装的一台或者两台框架,二次控制和测量部分安装与断路器同一个单元,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二次操作检修时,一二次元件室干涉、存在安全隐患,开关柜空间利用率不高。
如何设计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如何提高开关柜空间利用率,如何避免安全隐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二次操作检修时,一二次元件室干涉、存在安全隐患,开关柜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开关柜结构,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的前端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柜眉头、母线室门、三个沿着垂直方向布置的开关门、门槛,其中三个开关门的右侧设置有二次室门,三个开关门的中心均设置有抽屉式框架断路器;柜体的右端面设置有右柜板;
柜体包括四根外立柱,四根外立柱分别位于长方形A的四个角点,其中位于前方的两根外立柱顶部和底部各自通过外横梁连接,顶部外横梁和底部外横梁之间的右部设置有前内立柱;前方底部的外横梁与后方底部的外横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前底板、后底板;
位于后方的两根外立柱顶部和底部各自通过外横梁连接;
位于左侧的两根外立柱上部和底部各自通过外纵梁连接,位于右侧的两根外立柱上部和底部各自通过外纵梁连接,上部外纵梁与底部外纵梁之间的前部均设置有侧内立柱;左侧的侧内立柱与前方左侧的外立柱之间设置有左前柜板,左侧的侧内立柱与后方左侧的外立柱之间设置有右前柜板;
左侧的侧内立柱与后方左侧的外立柱之间设置有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内纵梁;后方右侧的外立柱与右侧的侧内立柱之间设置有数个沿着垂直方向等距布置的内纵梁;
左侧的内纵梁与右侧的内纵梁之间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内横梁;
左侧的侧内立柱和右侧的侧内立柱之间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上隔板,上隔板的底面右部前方设置有前内立柱,上隔板的底面右部后方设置有中内立柱,前内立柱、中内立柱、前方右侧的外立柱,右侧的侧内立柱分别位于长方形B的四个角点,其中前内立柱和中内立柱之间设置有二次室隔板B,中内立柱与右侧的侧内立柱之间设置有二次室隔板A,
二次室隔板B、二次室隔板A、二次室门、右柜板、前底板形成二次室;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二次元件室独立设置,实现了一二次元件室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提高了安全性。
上隔板的后端面向下依次设置有三个等距布置的断路器封板,任意一个断路器封板的底面均设置有断路器安装板;前内立柱、中内立柱、左侧的侧内立柱、前方左侧的外立柱分别位于长方形C的四个角点;
任意一个断路器安装板均位于长方形C的空间内,框架断路器安装在断路器安装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银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银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