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声按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4812.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佳达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4 | 分类号: | H01H13/84;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胶壳 按键轴 底座 固定接触端子 本实用新型 发声按键 发声弹片 接触端子 弹片 声响 弹性形变量 安全隐患 按键开关 按压接触 弹性形变 导通电路 可伸缩的 强力冲击 使用寿命 变形的 量变化 击打 导通 内壁 变形 差错 提示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按键开关。该发声按键开关包括胶壳、底座以及按键轴芯;所述按键轴芯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上,所述胶壳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固定接触端子以及发声弹片;按压所述按键轴芯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接触,且所述发声弹片击打所述胶壳的内壁并发出声响。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按键开关在按压时发出声响,以提示按压者,避免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同时,采用弹性形变量变化的方式实现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的接触或分离,避免了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对端子产生的强力冲击,降低端子变形的几率,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端子变形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发声功能的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按键开关有接触电阻荷小、精确的操作力误差、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包括影音产品、数码产品、遥控器、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安防产品、玩具、电脑产品、健身器材、医疗器材、验钞笔以及雷射笔按键等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按键开关在按压时,通常不能发出声响,通常会导致按压者不知道是否已经有效按压了按键,从而会导致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
同时,现有的按键开关中,通常是通过按压按键时将两个端子沿按压方向进行强制按压接触,从而使导通电路的端子之间的进行导通接触。该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会对端子产生强力冲击,容易造成端子的变形,降低了端子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端子的变形,两个端子在按键开关处于未按压的自由状态时容易发生意外接触,从而不利于整体设备的使用,并且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声按键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键开关内部设置发声弹片,从而可实现按键开关在按压时发出声响,以提示按压者,避免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同时,通过将用于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设置在侧面,并采用弹性形变量变化的方式实现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的接触或分离,避免了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对端子产生的强力冲击,降低端子变形的几率,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端子变形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包括胶壳、底座以及按键轴芯;所述按键轴芯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上,所述胶壳扣合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固定接触端子以及发声弹片;按压所述按键轴芯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接触,且所述发声弹片击打所述胶壳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均位于沿按压轴向的同一侧面;且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上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
所述按键轴芯的一侧面上具有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的凸出斜面;所述凸出斜面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接触。
更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上具有向按压轴向靠近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凸部,用于与所述凸出斜面接触。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还包括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和第一弹性弯曲部;
所述弹片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的顶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而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延伸形成所述弯曲凸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可承受来自所述弯曲凸部的作用力而发生沿垂直于按压轴向的弹性形变;所述第一接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上。
更优选的,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包括固定插接安装部,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的顶部延伸形成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固定接触端子通过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固定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接触点设置在所述固定接触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佳达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佳达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4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