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熔炼炉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4192.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锋;关继洋;杨铭津;李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澳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4 | 分类号: | B65G65/44;B65G65/42;B65G37/00;B65G33/24;B65D88/66;B03C1/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张凤萱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熔炼炉;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熔炼炉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均安装机架上的进料料斗、往复推送器、吸铁辊、输送机和推送机构,所述进料料斗设于往复推送器上方,往复推送器输出端下方设有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吸铁辊,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吸铁辊下方,输送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送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吸铁辊过渡吸附除去原料内的铁屑,能有效防止铁屑对熔炼铝锭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品质,另外,采用推送螺杆进行送料的方式,能确保送料速度均匀、平稳,进一步提高产品熔炼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熔炼炉。
背景技术
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的密度较小,仅为铁的34.61%、铜的30.33%,因此又被称作轻金属。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都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铝的密度只有2.7103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密度的1/3左右。由于铝的材质轻,因此常用于制造汽车、火车、地铁、船舶、飞机、火箭、飞船等陆海空交通工具,以减轻自重增加装载量。
在我们日常工业上的原料叫铝锭,按国家标准(GB/T 1196-2008)应叫“重熔用铝锭”,不过大家叫惯了“铝锭”。它是用氧化铝-冰晶石通过电解法生产出来的。铝锭进入工业应用之后有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及铝合金是以铸造方法生产铝的铸件;变形铝及铝合金是以压力加工方法生产铝的加工产品:板、带、箔、管、棒、型、线和锻件。按照国家标准“重熔用铝锭按化学成分分为8个牌号,分别是Al99.90、Al99.85、Al99.70、Al99.60、Al99.50、Al99.00、Al99.7E、Al99.6E”(注:Al之后的数字是铝含量)。有人叫的“A00”铝,实际上是含铝为99.7%纯度的铝,在伦敦市场上叫“标准铝”。大家都知道我国在五十年代技术标准都来自前苏联,“A00”是苏联国家标准中的俄文牌号,“A”是俄文字母,而不是英文“A”字,也不是汉语拼音字母的“A”和国际接轨的话,称“标准铝”更为确切。标准铝就是含99.7%铝的铝锭,在伦敦市场上注册的就是它。
在铝锭的生产中需要用到熔炼炉设备,熔炼炉设备由于自身结构特性,其投料端一般位于侧向顶部,因而上料过程需采用具提升功能的输送设备;而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铝原料中常伴随着少量的铁杂质,该杂质会影响铝锭的熔炼效果,而现有的输送铁生设备仅具备投料功能,不具备将铁杂质去除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备去铁功能的铝熔炼炉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熔炼炉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均安装机架上的进料料斗、往复推送器、吸铁辊、输送机和推送机构,所述进料料斗设于往复推送器上方,往复推送器输出端下方设有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吸铁辊,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吸铁辊下方,输送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震动电机,所述料斗本体底部出口位于往复推送器上方,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在料斗本体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料斗还包括集流槽、转杆、拉杆和活动板,所述集流槽倾斜固定在料斗本体底部上,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集流槽转动连接,转杆一端固定有与之轴心线垂直的拉杆,所述活动板与转杆固定连接,并与集流槽构成用于限定原料下料方向的下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料斗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接在转杆上,其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集流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推送器包括推送电机、偏心轮、连杆和推送托板,所述推送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推送电机输出端与偏心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偏心轮偏心连接,另一端与推送托板铰接,所述推送托板与机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托板为朝向输送机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澳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澳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4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