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4123.4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9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海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宫高腹围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收撑杆,转轴,扭力弹簧,操作手柄,弧长测量尺,弦长测量尺。所述收撑杆对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能绕转轴旋转,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转轴上,用于使收撑杆闭合,收撑杆在转轴处延伸出两个所述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手柄的压放,能使收撑杆张开或闭合。所述弧长测量尺的标尺穿过收撑杆两个顶端,标尺刻度表示收撑杆两顶端对应的弧线长度,所述弦长测量尺的标尺刻度表示收撑杆两顶端的直线距离。本实用新型在孕妇进行宫高腹围测量时,无需频繁挪动仰躺的孕妇,能极大提高产检效率,并减少孕妇产检时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孕妇产检时需要进行宫高腹围的测量,并据此估计胎儿的大小、体重、宫内发育情况,临床上,宫高腹围的测量需采用孕妇仰躺在产检床上进行。产检人员需要将尺子从孕妇背后穿绕过去,环绕腹部测量出最大的一圈为腹围。已有的测量方法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1087805A,公开日:1994-06-15)宫高腹围测量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776906U,授权公告日 2014.08.20) 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为了找到孕妇腹部最大的一圈,均需要多次挪动孕妇,并且需要从背后穿绕测量尺,使产检的效率大受影响,对后期活动不便的孕妇,也增加了身体和心理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能方便、高效地进行宫高腹围测量,而无需对仰躺的孕妇进行挪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收撑杆,转轴,扭力弹簧,操作手柄,弧长测量尺,弦长测量尺。所述收撑杆为椭圆形,分形状相同的左、右两部分,对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能绕转轴旋转,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转轴上,用于使收撑杆的两部分闭合成椭圆形状,收撑杆的两部分在转轴处延伸出两个所述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手柄的压放,能使收撑杆的两部分张开或闭合,收撑杆,转轴,扭力弹簧,操作手柄构造出形状似椭圆的夹子装置,所述弧长测量尺为能自动回卷的卷尺,尺体安装在收撑杆上,标尺穿过收撑杆左部的顶端,并固定在收撑杆右部的顶端,最小刻度单位为毫米,所述弦长测量尺为能自动回卷的卷尺,尺体安装在收撑杆上,标尺穿过收撑杆的左上部位置,并固定在收撑杆的右上部相同位置,标尺刻度表示收撑杆左、右两部分顶端的直线距离,而不是真实的卷尺测量长度,其最小刻度单位为毫米。本实用新型在孕妇进行宫高腹围测量时,无需频繁挪动仰躺的孕妇,能极大提高产检效率,并减少孕妇产检时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撑杆,2、转轴,3、扭力弹簧,4、操作手柄,5、弧长测量尺,6、弦长测量尺,7、仰躺孕妇腹部截面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宫高腹围测量装置,包括收撑杆(1),转轴(2),扭力弹簧(3),操作手柄(4),弧长测量尺(5),弦长测量尺(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撑杆(1)为椭圆形,分形状相同的左、右两部分,对称安装在所述转轴(2)上,各部分能绕转轴(2)旋转,所述扭力弹簧(3)安装在转轴(2)上,用于使收撑杆(1)的两部分闭合成椭圆形状,收撑杆(1)的两部分在转轴(2)处延伸出两个所述操作手柄(4),通过操作手柄(4)的压放,能使收撑杆(1)的两部分张开或闭合,所述弧长测量尺(5)为能自动回卷的卷尺,尺体安装在收撑杆(1)上,标尺穿过收撑杆(1)左部的顶端,并固定在收撑杆(1)右部的顶端,最小刻度单位为毫米,所述弦长测量尺(6)为能自动回卷的卷尺,尺体安装在收撑杆(1)上,标尺穿过收撑杆(1)的左上部位置,并固定在收撑杆(1)的右上部相同位置,标尺刻度表示收撑杆(1)左、右两部分顶端的直线距离,而不是真实的卷尺测量长度,最小刻度单位为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海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潘海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4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