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542.4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冯阳;黄常翼;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438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激光 制造 粉末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回收装置,包括机器人机构、离心抽风装置、粉末回吸嘴、粉末收集器、二级振动筛、振动源装置、一级振动筛、沉积基板、成型盒、激光送粉头,激光送粉头设置在机器人机构的机械臂上,机器人控制激光送粉头运动,在沉积基板上增材制造成型零件,离心抽风装置设置粉末收集器一侧,离心抽风装置含有粉末回收嘴,粉末回收嘴设置在粉末收集器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抽风+两级振动实现对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中粉末的多次回收,有效解决了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中的粉末利用率低问题,且保证了回收后的粉末可直接用于送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的粉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激光为热源,以粉末为原料,在金属板上通过逐层堆积形成金属零件的先进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则采用机器人作为运动执行机构,其激光头不再只限于竖直方向,而是具有更多的运动自由度,可以实现复杂曲面零件的增材制造。
由于激光增材制造采用同步送粉方式供给原料,其粉末利用率波动较大(40~90%),大量的金属粉末不能进入熔池而浪费掉,其中未熔化的金属粉末是可以再次利用的,但是未进入熔池的部分粉末也会受到激光作用,使得粉末产生一定氧化,这些半熔化状态的粉末却无法再次利用,因为其已不能满足送粉装置对粉末颗粒度的要求。未熔化和半熔化的粉末混在一起,是造成粉末回收利用难点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中的粉末回收利用技术是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回收装置,该装置能实现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金属粉末的回收利用,提高粉末利用率,降低增材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回收装置,包括机器人、离心抽风装置、粉末回吸嘴、粉末收集器、二级振动筛、振动源装置、一级振动筛、沉积基板、成型盒、激光送粉头,成型盒为一上下开口箱体,成型盒底部开口连接粉末收集器,粉末收集器顶端设置一级振动筛,一级振动筛上面设置布满小孔的隔板,隔板固定在成型盒内,隔板上面设置沉积基板,激光送粉头设置在机器人的机械臂上,机器人控制激光送粉头运动,在沉积基板上增材制造成型零件,离心抽风装置设置粉末收集器一侧,离心抽风装置含有粉末回吸嘴,粉末回吸嘴设置在粉末收集器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级振动筛为粗方格结构,二级振动筛为细方格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振动筛和二级振动筛由振动源装置提供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采用离心抽风+两级振动实现对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中粉末的多次回收,有效解决了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中的粉末利用率低问题,且保证了回收后的粉末可直接用于送粉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振动筛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