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450.6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梦雅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注塑 模具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柱组焊构成的机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加热座,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若干组注塑管,所述注塑管被构造成连接到挤出机设备,所述上模本体的内部填充有第三保温结构层。第一发热体为螺旋状的加热管,加热管对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整个下模加热座处于一定的温度,第二发热体为加热电阻丝,使下模本体处于一定的温度,增设聚氨酯保温结构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改善了在注塑时液态的塑料温度过低而导致注塑缓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是将液体塑料注入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模具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管道等将液体注入模具中,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由于管道过长,使得液态的塑料进入注塑模具时的温度降低,导致注塑缓慢,如何发明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柱组焊构成的机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加热座,所述下模加热座内设置有用于容置下模本体的容置槽,所述下模加热座的内部开设有水腔,所述水腔中安装有第一发热体和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下模加热座的外部包裹有第一保温结构层,所述容置槽中还填充有第二保温结构层,所述下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发热体,所述下模本体中安装有若干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若干组注塑管,所述注塑管被构造成连接到挤出机设备,所述上模本体的内部填充有第三保温结构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模加热座的两侧设置有连通于水腔的水管接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到能够显示温度的显示器上,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感应水腔内的水温和下模本体内的温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层、第二保温结构层和第三保温结构层均为聚氨酯保温结构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发热体为螺旋状的加热管,加热管对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发热体为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能够直接对下模本体进行加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柱垂直焊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第一发热体为螺旋状的加热管,加热管对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利用热传递原理,使得整个下模加热座处于一定的温度,第二发热体为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能够直接对下模本体进行加热,使下模本体处于一定的温度,注塑管被构造成连接到挤出机设备,通过增设第一保温结构层、第二保温结构层和第三保温结构层均为聚氨酯保温结构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到能够显示温度的显示器上,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感应水腔内的水温和下模本体内的温度,改善了在注塑时液态的塑料温度过低而导致注塑缓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梦雅,未经张梦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冶金渣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颈部放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