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81258.5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地清;陈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康宇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26;E04C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被动 建筑 模块 墙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外装饰面直接成型连接于阻燃级榫卯结构的空腔建筑模块的外立面上,由装饰面建筑模块构成墙体系统的围墙部分及角柱部分,建筑模块的内里面上通过挂扣件安装挂件、扣装内装饰板,内装饰板上预留出管线纵横分离槽,所述建筑模块的内空腔拉筋肋上设有穿插竖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的定位固定槽,两者交替设置,建筑模块角柱部分空腔内设有钢筋钢网模组,同步浇注高强混凝土的梁、柱浇筑和EPS颗粒砂浆匀质混合料灌注墙体填充料。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围护墙的保温性能,更可大大降低建装措施费用和工费成本,干法装配率大幅度提升,大大缩短建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
背景技术
空腔EPS模块建筑在5年前已报导和应用,都采用在模块空腔内浇筑钢筋混凝土,模块外面粘贴玻璃纤维网格布两次粉刷砂浆,待粉刷层干固后再进行内外墙面装修,基本上与砖混传统建筑湿法施工方式接近,除免拆模块外,工费工期都差不多,在工期时间控制及提高效率方面还没有明显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尤其适用装配式被动房的新型绿色建筑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外装饰面直接成型连接于阻燃级榫卯结构的空腔建筑模块的外立面上,由装饰面建筑模块构成墙体系统的围墙部分及角柱部分,建筑模块的内里面上通过挂扣件安装挂件、扣装内装饰板,内装饰板上预留出管线纵横分离槽,所述建筑模块的内空腔拉筋肋上设有穿插竖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的定位固定槽,两者交替设置,建筑模块角柱部分空腔内设有钢筋钢网模组,同步浇注高强混凝土的梁、柱浇筑和EPS颗粒砂浆匀质混合料灌注墙体填充料。
所述建筑模块为通过注塑工艺完成的四周榫卯结构的空腔建筑模块,外装饰面设有握力孔,模块内面设有装饰板的定位坑口和管线纵横槽,采用OPS、 EPS按一定比例改性而成的具有软质、高强、阻燃、隔热、保温、防水的功能材料。
所述外装饰面为工厂内完成,包括瓷砖、大理石、真石漆等外装饰面。
所述钢筋钢网模组,其形状为10~20mm正方形,为成品笼式钢筋柱,其内部布设排气排水管,并留有室内管件的接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从EPS和OPS对建筑模块的材料进行改性,使之更具高强度与保温性能。
2、结构方面将建筑模块变为装饰建筑模块,外立面为耐候良好的成品薄瓷砖,薄片大理石,真石漆等装饰面。内立面具有新风系统与水电的管线网格槽和内装饰挂板的扣件,模板空腔拉筋肋上设有穿插竖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的定位固定槽,角柱部分的钢筋笼柱设有2*2mm钢丝网的模组,有利于两种浇筑料的搭接和分隔,承重梁柱高强混凝土与墙片保温轻质EPS颗粒匀质灌浆料在同一模腔内实现同步浇筑完成。竖向梅花形的排气排水管设在钢筋钢网模组内,隐蔽的管件不占用建筑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管件的使用寿命,墙内外更美观。
3、施工方面:因外装饰面的模块施工为墙内砌筑,故无需搭建外围护墙粉刷和装饰施工脚手架,节省了措施费用,也大大提高了建筑装修的速度。完工好的内墙面无需开孔槽,也无需龙骨架,可直接作管线分离式的安装和挂扣内装饰板。其被动房功能的绿色建材应用和占80%装配率的干法施工手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突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块结构示意图(外立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块结构示意图(内立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块组成的角柱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康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康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1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