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1225.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惠新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0 | 分类号: | G02B30/00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信号发射器 触发感应单元 光信号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 光信号通路 显示面板 动态控制 立体显示 人机交互 显示界面 显示装置 虚拟按钮 虚拟空间 发射光 立体光 断开 发射 响应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发感应单元,包括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所述光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从而在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和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之间建立光信号通路;显示面板,响应于所述光信号通路被断开呈现显示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触发感应单元和显示面板相互配合,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对显示界面的动态控制;本实用新型利用立体光场显示与触发感应单元组成虚拟按钮,可以通过立体显示实现人机交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裸眼立体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能实际观看立体影像一直抱有强烈的期待。目前的立体电影、立体电视、VR(virtual reality)、AR(Augmented reality)等技术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逐渐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然而,这种纯粹从人眼视角出发的立体成像有很多方面的局限性,实现方法并不自然。
一方面,利用这几种技术的立体成像或动态视频都需要配戴立体眼镜才能观看。通常的立体眼镜又大又重,很不方便。人眼对于这种立体眼镜的某些非自然因素比较敏感,长时间观看会引起不适。
另一方面,现在虽然有一些裸眼3D显示设备,可以摆脱眼镜的束缚,但是其成像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视角、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很难在多人共同观看时满足不同位置的观众的视觉感受,动态显示的效果也受到限制,远远未达到人们正常观看的要求。
人们渴望能够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自由的穿梭在虚拟现实或恢复的自然立体世界之中,但苦于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立体显示实现人机交互的显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发感应单元,包括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所述光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从而在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和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之间建立光信号通路;显示面板,响应于所述光信号通路被断开呈现显示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信号为红外光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信号发射器为发射器阵列,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为接收器阵列,所述发射器阵列与所述接收器阵列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针孔阵列层,所述针孔阵列层包括多个针孔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针孔区为针孔结构或透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针孔区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相邻针孔区的间距随着远离可视范围在水平或垂直至少一个方向上单调递增,使得可视范围通过任意两相邻的针孔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没有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相邻针孔区的间距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在所述针孔阵列层上选取一基点P1,记录所述可视范围通过所述基点P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投影区域A1的边界点,确定所述边界点与所述可视范围的连接线与所述针孔阵列层的交点中,与基点P1距离最远的点为第二针孔区P2,依次迭代计算直至针孔区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预设值:D≤2*L*tan(α/2),其中,D表示预设值,L表示针孔阵列层与可视范围的最小距离,α表示人眼视觉分辨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光信号通路连接时,所述显示面板呈现一三维按钮,在所述光信号通路断开后,所述显示面板呈现一预存三维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1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元件、光学准直组件和结构光投射装置
- 下一篇:成像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