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80336.X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禾鑫;陈恺宇;冯彦博;徐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7/32;B60L53/51;B60L53/66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宾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引导 车辆 路面 双向 充电 道路 运行 系统 | ||
1.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包括第一车道(2)与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车道(2),所述第一车道(2)与路面(1)通过碾压连接,所述第一车道(2)的上端的表侧的内部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红外引导模块(3),所述第一红外引导模块(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瞬时充电模块(4),所述第一车道(2)的上端设置有隔离带(7),所述隔离带(7)的上端设置有路灯(6),所述路灯(6)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储能模块(5),所述隔离带(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车道(9),所述第二车道(9)的上端的表侧设置有第二瞬时充电模块(8),所述第二瞬时充电模块(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红外引导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组成包括有基底层(11)、加强层(12)、耐磨层(13)和面层(14),所述基底层(11)的上端设置有加强层(12),所述加强层(12)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层(13),所述耐磨层(13)的上端设置有面层(14),所述路面(1)通过面层(14)与第一瞬时充电模块(4)通过碾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6)的组成包括有灯杆(61)、灯座(62)、连接座(63)和太阳能电池板(64),所述灯杆(6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63),所述连接座(63)的左端设置有灯座(62),所述灯杆(61)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64),所述路灯(6)通过灯杆(61)与隔离带(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道(2)与第二车道(9)的形状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车道(2)为工作车辆引导车道,所述第二车道(9)为家庭车辆引导车辆,所述第一车道(2)与第二车道(9)均为三车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5)与路灯(6)电性连接,所述储能模块(5)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储能模块(5)分别呈对称两两设置在路灯(6)的左右两端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1)、加强层(12)、耐磨层(13)和面层(14)每一层各设置有三层,所述基底层(11)、加强层(12)、耐磨层(13)和面层(14)每一层的厚度均为八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引导车辆及路面双向充电道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4)共设置有两块,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4)分别呈对称设置在灯杆(61)的上端的左右两侧,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4)的宽度均为三十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03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移动舞台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被动房的建筑模块墙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