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0072.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峰;徐秀芳;沈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N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导航 辅助 超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成本低,引导和监测时间短的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包括聚焦超声焦点定位机构、超声能量发射机构、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监测机构和给药机构,所述聚焦超声焦点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有神经导航软件的主机,所述主机具有显示屏及用于数据传输的USB接口,所述主机搭配有导航探针、适配器、参考架、红外线定位仪,所述红外线定位仪与主机电连接,所述超声能量发射机构至少包括聚焦超声探头,所述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监测机构至少包括B型超声探头,所述B型超声探头与主机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断与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但是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因此,打开血脑屏障使药物顺利进入脑内并在靶区聚集足够的治疗量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
目前的超声给药装置首先通过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然后向静脉注射药物。即先通过磁共振术中扫描成像来定位靶区和聚焦超声焦点,然后使用聚焦超声装置将超声能量传递至靶区,再通过磁共振术中扫描成像对血脑屏障的开放情况进行监测,最后将药物注入人体。其中,利用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不同于热消融,无法以磁共振成像实现即时观察;即操作者需要在超声辐照后再次打入造影剂,并再次进行磁共振扫描才能确认血脑屏障是否打开。其中,聚焦超声装置为常规装置,聚焦超声装置包括作为信号源的函数发生器、将信号源放大的功率放大器、能够测量电功率大小的电功率测量仪、与电功率测量仪配套使用的功率感应器、将电信号转换为超声信号的聚焦超声探头、提高电能转换为声能效率的阻抗匹配盒。
这种给药方式依赖于昂贵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手术室环境条件及磁兼容手术器械有着很高的要求,若每次给药时都需要磁共振扫描,那将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耗用相当多的医疗资源,不仅增加了治疗时间,还加大了病人的治疗费用。总之,磁共振辅助超声给药装置由于其在应用成本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成本低,引导和监测时间短的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导航辅助超声给药装置,包括聚焦超声焦点定位机构、超声能量发射机构、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监测机构和给药机构,所述聚焦超声焦点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有神经导航软件的主机,所述主机具有显示屏及用于数据传输的USB接口,所述主机搭配有导航探针、适配器、参考架、红外线定位仪,所述红外线定位仪与主机电连接,所述适配器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上的三个反光球,所述参考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及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上的四个反光球,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术台上,所述超声能量发射机构至少包括聚焦超声探头,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聚焦超声探头上,所述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监测机构至少包括B型超声探头,所述B型超声探头与主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由安装有神经导航软件的主机代替价格昂贵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以使病患在给药时不需要使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聚焦超声能量的引导。本使用者的装置所搭配使用的手术器械不需要磁兼容,使用更方便,手术成本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0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用压滤机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钻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