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9764.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鞠炳然;蔡宝成;马建锐;郭朝阳;赵国亮;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炳然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桩基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包括定位环和四组支撑组件,所述定位环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四个调整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对应所述定位环上的四个调整孔,且所述支撑组件周向均匀设置于定位环外侧,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外侧均设置有一防护组件,且相邻防护组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侧板与桩基孔内侧壁压紧,而后通过锁紧螺栓将多条侧板共同连接成一环状支撑结构,从而通过该环状支撑结构对桩基孔内侧进行支撑防护,且通过调整支杆上支撑螺帽的固定位置,从而调整支杆伸入定位环内长度,以改变侧板与定位环的间距,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基孔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桩基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的带动下,公路工程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公路桥梁的施工不断增加,而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桩其作为桥梁质量的最关键部位,其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的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通常是先使用机械进行钻孔,然后灌注混凝土。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桩基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孔周围堆放石料以及机械设备,导致孔口位置压力增加,形成桩基孔缩孔、掉块、滑坍甚至塌孔现象,且在夜间挖孔工作暂停时,需要罩盖孔口,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导致孔口位置需要频繁安装支护结构,对孔口土层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对桩基孔口位置进行支撑,同时可对设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桩基孔口支护作业,实用性更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包括定位环和四组支撑组件,所述定位环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四个调整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对应所述定位环上的四个调整孔,且所述支撑组件周向均匀设置于定位环外侧,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外侧均设置有一防护组件,且相邻防护组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条支杆,两条所述支杆插入所述调整孔内,且两条支杆置入调整孔内一端相连且转动配合,所述支杆中部设置有一支撑螺帽,所述支撑螺帽和所述定位环之间的支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杆另一端设置有一圆环状的固定环,两条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内侧设置有两个可与所述固定环插接配合的定位头,所述侧板正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安装块,且安装块上贯穿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侧板的锁紧螺栓。
采用上述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孔支撑装置,需要对桩基孔口进行支护时,将相邻侧板之间的锁紧螺栓拆除,将设备结构整体放入桩基孔口内,而后向靠近定位环方向转动所述支撑螺帽,通过所述支撑螺帽挤压所述第一弹簧,从而通过第一弹簧支撑所述支杆,以通过支杆端部的固定环推动侧板,将侧板外侧面与桩基孔内侧壁抵紧,之后通过锁紧螺栓将相邻侧板连接,确保多条侧板共同形成一环状支撑结构,从而通过侧板对桩基孔内侧进行支撑防护。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设置于两条支杆之间,所述连接部包括一弧形撑杆和套接于该撑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撑杆两端分别贯穿一支杆,且所述撑杆与所述支杆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两端各设置有一挡块,且所述挡块与所述撑杆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孔为一矩形方孔,且所述第一弹簧内径大于所述调整孔宽度,所述支杆为一螺杆状结构,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杆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锁紧螺栓贯穿该定位孔,且所述锁紧螺栓与该定位孔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头为一L形结构,且所述定位头较短一边与所述侧板内侧相接,所述定位头较长一边为圆柱状,且该圆柱状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环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炳然,未经鞠炳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9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