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位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79617.3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意;云才;苏鹏;杨涛;朱建华;刘峰;张易;张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如意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90/00;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复位钳,其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及将两者交叉连接为一体的转轴,所述第一钳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夹头,所述第二钳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夹头,所述第一钳夹头与第二钳夹头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钳夹头的中心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器连接以显示复位钳夹持的人体部位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位钳,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复位钳的夹持力,通过测量机构及限位机构实现第一钳夹头与第二钳夹头之间的距离的控制,可以直接测量夹持人体部位的厚度或者宽度,同时避免克氏针穿出过长误伤其他组织结构或者手术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位钳。
背景技术
医疗行业治疗骨折时常用到复位钳,主要由X型的两个钳臂铰接而成,前端作为钳夹,后端作为把手。
专利CN204072283U公开了一种医用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其包括第一钳臂、第一钳柄以及第一钳头;第二钳体,其包括第二钳臂、第二钳柄以及第二钳头;以及剪式连接装置,用于剪式连接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其中,所述第一钳头包括至少一个弧形爪,所述第二钳头包括至少两个弧形爪,并且所述第一钳头的弧形爪和所述第二钳头的弧形爪彼此相对地弯曲。
专利CN208808634U涉及一种骨复位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通过手拧螺栓枢转连接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上至少设有能用于安装手拧螺栓以构成枢转连接的至少三对通孔,且至少三对通孔中的第一对通孔、第二对通孔和第三对通孔按照手拧螺栓分别安装在其内时在骨复位钳的夹持骨头的夹持端构成不同的夹持长度的方式进行设置。
公开号为CN208339591U公开了一种复位钳及手术工具套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转动件,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转动件相连。第一钳体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手柄部,第二钳体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手柄部。转动件位于第一手柄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第一手柄部与第二手柄部相互配合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第一夹持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持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固定针可以直接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方向快速定向给予,避免反复多次固定对患者骨质的损伤。该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术工具套件,能够辅助医务人员更方便、快捷、精准地实施手术操作。但是,该复位钳没有配置压力传感器,医务人员只能根据经验来调整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开合程度,亦没有克氏针的辅助引导装置,这样提高了复位治疗人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治疗成本。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复位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位钳,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复位钳的夹持力,通过测量机构及限位机构实现第一钳夹头与第二钳夹头之间的距离的控制,可以直接测量夹持人体部位的厚度或者宽度,同时避免克氏针穿出过长误伤其他组织结构或者手术操作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位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及将两者交叉连接为一体的转轴,所述第一钳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夹头,所述第二钳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夹头,所述第一钳夹头与第二钳夹头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钳夹头的中心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器连接以显示复位钳夹持的人体部位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夹头为旋转体结构,第一钳夹头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夹头上设置有多个导引孔,克氏针穿过所述导引孔作用于复位钳夹持的人体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引孔以第一钳夹头的通孔为中心均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导引孔的内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如意,未经张如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9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内镜保护装置
- 下一篇:纳米改性高分子抗菌材料智能皮肤清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