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网柜自动除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999.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乔飞;王俊生;马骋;郭凯;吕利军;谌福春;史笑寒;金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30;H02B1/56;H02J7/35;G05D22/02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感应控制单元 太阳能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冷凝单元 太阳能光伏板 浪涌保护器 直流断路器 自动除湿系统 蓄电池连接 蓄电池 安全运行 长期稳定 除湿装置 电气设备 绝缘设备 湿度环境 湿度控制 湿度信号 实时检测 地连接 环网柜 通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网柜自动除湿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浪涌保护器、直流断路器、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除湿感应控制单元、除湿冷凝单元,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浪涌保护器与地连接,通过直流断路器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除湿感应控制单元与除湿冷凝单元连接,共同构成除湿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湿感应控制单元实时检测柜内的湿度,并根据湿度信号控制除湿冷凝单元的通断,使柜内湿度控制在电气设备最佳湿度环境范围,可保障绝缘设备长期稳定地安全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除湿效果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网柜自动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环网柜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相对湿度较大,在温度降低到水的凝露点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极易形成水珠,附着在电气设备的表面,导致绝缘材料的电阻下降,进而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引发电气设备温升过高或者发生闪络,使设备寿命降低,甚至造成设备直接损坏或者环网柜损毁,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这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影响了电气设备所在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因此,监测环网柜的湿度,加装除湿系统,保持环网柜的湿度在允许范围内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环网柜自动除湿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环网柜自动除湿系统,该系统设于用以容纳环网柜的箱体上,该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太阳能光伏板及设于箱体内的浪涌保护器、直流断路器、供能与储能单元和除湿装置,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浪涌保护器与地连接,并通过直流断路器与供能与储能单元连接,所述的除湿装置与供能与储能单元连接,所述的除湿装置设置在环网柜处,所述的除湿装置包括除湿感应控制单元及与除湿感应控制单元连接的除湿冷凝单元,所述的除湿感应控制单元设置在环网柜内,所述的除湿冷凝单元设置在环网柜外,并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的除湿冷凝单元包括与除湿感应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冷凝水导管和集液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与集液器连接,所述的集液器与冷凝水导管连接,所述的冷凝水导管的冷凝出水口通过导管接到环网柜外。
优选地,所述的除湿冷凝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壳体的上方设有出风口,集液器、冷凝水导管设于壳体底部,所述的冷凝水导管的一端与集液器连接,另一端的冷凝出水口通过导管接到环网柜外,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设于壳体内,所述的风扇设于半导体制冷片的侧壁上,半导体制冷片与风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除湿感应控制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供能与储能单元包括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直流断路器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的单片机采用AT89S52微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检测柜内的湿度,根据湿度信号控制除湿冷凝单元工作,使环网柜内的湿度降低到允许湿度范围内,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光伏板为蓄电池充电以及向整个系统供电,当太阳能供电不足时,太阳能控制器自动切换为蓄电池供电,保证系统能长时间供电,适用于缺乏低压供电系统的环网柜除湿领域;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拆卸性强,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环网柜双端固定用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10KV电缆分接箱雨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