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742.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王开寻;王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75 | 分类号: | G01N29/275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范伟琪;陈晴梅 |
地址: | 114225***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耦合 超声 探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结构包括筒体、封头、主轴、探头架、蓄电池和控制器,筒体两端各与一个封头相连接,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封头通过轴承相连接,探头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排超声波探头,两排超声波探头交互排列并形成重叠的扫描区域;蓄电池和控制器均置于探头架内,控制器与超声波探伤仪无线通讯;超声波探头为封闭型无线耦合式超声波探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装置与螺旋钢管同步转动,螺旋管自旋一周后,走行设定的长度开始第二段的探伤作业,如此循环,直到整个钢管被检测完毕,检测信号无线传输到超声波探伤仪。2)适用159mm以上的螺旋焊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在石油、化工、船舶、机械制造、能源、地质等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比如无缝钢管在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而在石油套管和输送管等应用中对其质量要求较为严格,无缝钢管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凹坑、折叠、裂痕或脱筋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缺陷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很多应用中要求对无缝钢管进行无损检测,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超声波无损检测。
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检测设备已有多种,大多是在钢管外部进行探测,探测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钢管作旋转运动,超声波探头配合,此种探测方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钢管作旋转运动的同时作前进运动,此时超声波探头固定不动,另一类是钢管只作旋转运动,而超声波探头作直线前进运动;第二种是钢管只作直线前进运动,而超声波探头围绕钢管做旋转运动。以上两种探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业检测的需要,但是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1)当使用钢管作旋转运动进行检测的探测方式时,由于钢管的重量大,导致钢管旋转运动引起的回旋误差大;且由于钢管重量大,在旋转运动时惯性也大,旋转运动时的速度就不能太快,导致检测效率下降;2)当使用超声波探头作旋转运动进行检测的探测方式时,检测装置中需要额外的信号耦合装置(如电刷耦合)来避免探头信号线的缠绕;3)不论使用以上哪种方式进行检测,都需要控制钢管运动,导致整体设备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申请号为201410172309.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内部缺陷超声探伤装置,主要包括超声检测装置、控制电路板及计算机,控制电路板和计算机共同作用调控超声检测装置的运作,超声检测装置包括z轴步进电机及竖直方向上与z轴步进电机同轴心的y轴步进电机,z轴步进电机的上方设有一顶板,顶板通过一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与z轴步进电机相连接,z轴步进电机的底端与y轴步进电机的底端相连接,y轴步进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一探头夹持装置,探头夹持装置的端部设有若干个超声波探头。利用超声波探头在待测钢管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待测钢管固定不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从螺旋钢管内侧进行探伤,当螺旋钢管原地旋转时,装置与螺旋钢管能同步转动,但超声波探头始终保持向下,进行探伤检测时,当螺旋管自旋一周后,装置内的行走电机启动走行到下一段的探伤区域,如此循环,直到整个钢管被检测完毕,检测信号经无线传输到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后期分析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结构包括筒体、封头、主轴、探头架、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筒体两端各与一个封头相连接,主轴设于筒体内,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封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探头架在主轴上偏心设置,探头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排超声波探头,两排超声波探头交互排列并形成重叠的扫描区域;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器均置于探头架内,控制器与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无线通讯;所述筒体上开有2~6个探伤窗口,相邻探伤窗口之间间隔体的宽度不大于3mm,超声波探头为封闭型无线耦合式超声波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型灭火装置的制造系统
- 下一篇:杠杆倍增装置及持载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