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脉冲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78623.7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杨三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脉冲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穿戴式脉冲治疗仪。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可穿戴式电极模块,可穿戴式电极模块包括针形电极以及电极载具,所述电极载具包括相互粘接的柔性橡胶层和变形海绵层,电极载具上均布有多个贯穿柔性橡胶层和变形海绵层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装配有用于供所述针形电极选择插入的套管,所述针形电极包括电极针体以及可拆安装在电极针体端部的接触帽,接触帽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吸水海绵层。优点:自适应人体部位轮廓、可自由调节电极位置以便正对患处或穴位、防止皮肤灼伤、降低皮肤电阻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式脉冲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脉冲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脉冲治疗仪器或设备涌现,为了解决传统理疗设备笨重的弊端,授权公告号为CN2045432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穿戴便携式APP控制的低频脉冲治疗仪,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源模块和可穿戴电极,还包括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可穿戴式电极包括普通理疗电极和3D电极,其中3D电极利用3D打印技术,通过扫描人体某局部部位的外形轮廓,生成3D立体模型并打印与之贴合适配的3D电极载体,并在打印过程中预留微型小孔以便置入微型电极,这种治疗仪在使用时穿戴方便、使用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需要针对不同病人、不同部位打印对应的3D电极载具,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耗时较长,使用不便,尤其是需要频繁更换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时十分不便;其次,由于人体皮肤的表面凹凸不平,当该电极接触皮肤进行通电治疗时,电极与皮肤之间的微小空隙会产生电火花,这就导致皮肤容易被灼伤,而且由于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电阻较大,加大电流量就会使皮肤产生刺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适应人体部位轮廓、可自由调节电极位置以便正对患处或穴位、防止皮肤灼伤的穿戴式脉冲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穿戴式脉冲治疗仪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可穿戴式电极模块,可穿戴式电极模块包括针形电极以及电极载具,所述电极载具包括相互粘接的柔性橡胶层和变形海绵层,电极载具上均布有多个贯穿柔性橡胶层和变形海绵层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装配有用于供所述针形电极选择插入的套管,所述针形电极包括电极针体以及可拆安装在电极针体端部的接触帽,接触帽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吸水海绵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帽与电极针体通过内外螺纹连接。连接可靠且拆卸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帽为硅胶电极或金属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形电极为湿性温热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载具具有上下两组弹性绷带,弹性绷带连接在所述柔性橡胶层上,每组弹性绷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方便电极载具相对于人体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橡胶层由内胶层、具有多层刮胶锦纶帘子布的增强层、外胶层复合而成。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杨三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杨三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元酸连续结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铸造钢树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