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盖缺失损坏报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539.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边瑞超;刘香顺;吴薇;曾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E02D29/14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输入端连接 输出端 井盖 传感器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声光报警模块 声光警报模块 电源模块 生命安全 手持终端 双向连接 损坏报警 行人车辆 有效保障 巡检 工作量 提示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井盖缺失损坏报警设备。包括手持终端RFID读取设备,以及第一STM32主控模块、NB‑IoT模块、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电源模块,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NB‑Io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Zigbee通信模块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双向连接;传感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声光警报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井盖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有效的提示行人车辆井盖的异常情况,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减少巡检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缺失及损坏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井盖缺失损坏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小区、校园、工业园区道路以及花池内设有一些地下管网的井盖,井盖一般以金属或钢筋混凝土为材质,当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容易损坏,在洪涝季节井盖可能会移位,施工后忘记将井盖归位。成为隐蔽的杀手,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夜晚或能见度差的天气,路人很容易受到意外的伤害。因此为了消除这种隐形的杀手,有必要对这些井盖进行监测,在损坏或移位缺失时及时上报给维修人员,以及发出有效的提示信号,帮助人们规避危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巡检人员长期在机动车道行走进行检测安全性低。该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无需改造现有设备,只需增添即可,可实施性强,兼容性好,成本低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井盖缺失损坏报警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用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持终端RFID读取设备,以及井盖缺失损坏报警设备壳体与设置在井盖缺失损坏报警设备壳体内集成电路板上的第一STM32主控模块、NB-IoT模块、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的驱动电路、传感器检测模块、电源模块,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串口与NB-Io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Zigbee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双向连接;传感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IO口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声光警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IO口与第一STM32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为第一STM32主控模块、NB-IoT模块、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的电源模块使用三块稳压芯片,通过稳压芯片SCT12A1将锂电池输出的3.7V电压升压至12V,为声光报警模块提供电能,并且作为稳压芯片U1、U3的输入;稳压芯片U1为AMS1117-3.3,为主控系统、第一Zigbee通信模块提供3.3V的电压;稳压芯片U3为LM2940,为NB-IoT模块和传感器检测模块提供5V的电源。
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红外传感器,其中至少三个红外传感器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朝向检查井上井盖边沿,至少三个红外传感器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平行与井盖。
手持终端RFID读取设备包括RFID读取器、第二STM32主控模块、第二Zigbee通信模块,RFID读取器的输出端与第二STM32主控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STM32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Zigbee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Zigbee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RFID读取器用于读取井口唯一ID,并通过第二Zigbee通信模块与第一Zigbee通信模块通信,将井口唯一ID传输至第一STM32主控模块。第二STM32主控模块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