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6432.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彦辰;张战光;赵金丽;魏复品;沈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碰撞 试验 变形 测量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可以在汽车后碰撞试验时测量出车辆尾部动态变形量,为整车的安全性能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由导向刻度尺、卡箍及推杆组成,所述卡箍与推杆固定连接,卡箍活动套设于导向刻度尺上,以使推杆可沿导向刻度尺自由移动。在汽车进行后碰测试时,将导向刻度尺水平固定于待测汽车的尾端,将推杆的端部与移动壁障固定连接;推杆会在测试时随移动壁障同步移动,推杆沿着导向刻度尺的行进距离即为移动壁障的行进距离,结合高速摄影机对推杆端部的录像,可以看到测试过程中每一时刻的车尾的变形量,并在导向刻度尺上非常方便、直观地体现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高速后碰撞试验工况中尾部变形量的测试用具。
背景技术
在整车安全开发过程中,车辆后碰工况是考察车辆安全的一个重要工况,在进行高速后碰试验时,车辆尾部的变形量是对整车安全性能评价的重要参考。
目前的主要测试方法是在碰撞试验完成后,进行直接的试验前后对比变形量测试,无法对碰撞发生时动态的变形量进行测试,考虑到车身变形后的反弹量,试验后进行的测量并不能代表后碰发生时的最大变形量,因此目前的测试方式难以保证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可以在汽车后碰撞试验时测量出车辆尾部动态变形量,为整车的安全性能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由导向刻度尺、卡箍及推杆组成,所述卡箍与推杆固定连接,卡箍活动套设于导向刻度尺上,以使推杆可沿导向刻度尺自由移动。
试验开始前,高速摄像与车辆进行对焦时,车辆尾部末端到车顶的标记点位置(碰撞时标记点位置不会变形)为车尾初始长度L,碰撞发生时,随着移动壁障冲击挤压车辆尾部,车辆尾部到标记点距离逐渐变小,直至尾部变形量最大时,此时车尾到标记点距离为X,此时为L-X为车辆尾部最大变形量。上述最大变形量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用具换算得到,具体原理如下:在汽车进行后碰测试时,将导向刻度尺水平固定于待测汽车的尾端,将推杆的端部与移动壁障固定连接;推杆会在测试时随移动壁障同步移动,推杆沿着导向刻度尺的行进距离即为移动壁障的行进距离,结合高速摄影机对推杆端部的录像,可以看到测试过程中每一时刻的车尾的变形量,并在导向刻度尺上非常方便、直观地体现出来。
进一步地,为保证对推杆自由度的限制,使推杆只能沿导向刻度尺的轴向移动,所述卡箍有两个并间隔设置。
具体来说,所述导向刻度尺由固定条与刻度条组成,所述固定条与刻度条均设有间隔排列的固定孔,固定条与刻度条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在固定条、刻度条上选择不同的固定孔配合来装配导向刻度尺,可以调节导向刻度尺的长度,以满足不同测试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或刻度条上设有水平仪,以方便在安装导向刻度尺时保证导向刻度尺的水平度,进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消除车尾变形部分反弹的影响,准确、直观地测量出车尾变形量,为整车的安全性能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碰撞试验的变形量测量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刻度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导向刻度尺;11、固定条;12、刻度条;13、固定孔;14、刻度;2、卡箍;21、通孔;22、卡箍的螺孔;3、推杆;31、推杆的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6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