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6168.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珂伟;谢尚祥;李骥;陈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电池 管理 系统 输入 唤醒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其包括唤醒模块、电源模块和单片机,所述唤醒模块电连接不同类型的唤醒源,所述唤醒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唤醒模块收到唤醒源的唤醒信号后传输使能信号至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电能给单片机,所述唤醒模块传输唤醒信号至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出休眠信号给电源模块;所述唤醒源包括整车唤醒源、快充唤醒源、慢充唤醒源和CAN网络唤醒源;所述唤醒模块包括三个硬线唤醒通道和一个CAN网络唤醒通道。能够实现多个硬线唤醒源与CAN网络唤醒的识别和响应,并增强了电路抗干扰能力,提高唤醒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唤醒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要满足节能高效的需求,在不工作的情况下,需要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当有唤醒需求时,BMS及时响应并进入工作状态。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充放电流、继电器开关等干扰,可能引起BMS误唤醒,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可靠性提出需求,增强电路抗干扰能力很有必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功能的完善,除了电源硬线唤醒之外,也要支持远程启动等带来的网络唤醒需求,如CAN网络唤醒。如果BMS唤醒控制电路直接识别唤醒源类型,可以更快速响应需求,识别车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多个硬线唤醒源与CAN网络唤醒的识别和响应,并增强了电路抗干扰能力,提高唤醒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唤醒模块、电源模块和单片机,所述唤醒模块电连接不同类型的唤醒源,所述唤醒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唤醒模块收到唤醒源的唤醒信号后传输使能信号至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电能给单片机,所述唤醒模块传输唤醒信号至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出休眠信号给电源模块;
所述唤醒源包括多个唤醒源,所述唤醒模块包括多个与唤醒源一一对应的唤醒通道。
较佳地,所述唤醒源包括整车唤醒源、快充唤醒源、慢充唤醒源和CAN网络唤醒源;
所述唤醒模块包括三个硬线唤醒通道和一个CAN网络唤醒通道。
较佳地,所述硬线唤醒通道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整车唤醒源的输入端、快充唤醒源的输入端、慢充唤醒源的输入端或CAN网络唤醒源的输入端;唤醒源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唤醒源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采样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均接采样信号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唤醒使能输出端接电源模块,唤醒使能输出端接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所述CAN网络唤醒通道包括CAN收发器,CAN收发器的引脚CANH、引脚CANL与CAN网络唤醒源的输入端按照CAN标准接口电路连接,CAN收发器的引脚TXD、RXD与单片机的CAN通讯接口连接;CAN收发器的唤醒使能引脚EN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源芯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6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保护机构的手持超声刀
- 下一篇:全母口结构的彩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