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救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75918.9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雷桃英;周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桃英 |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担架,包括头架,头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尾架,头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座,连接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尾架的一端设置有底板,侧板和底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轴,连接架的底端安装有底架,底架的中央设置有连接主轴,连接主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上设置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急救担架,该担架可以有效的解决担架的使用问题,该担架可方便进行折叠升降使用,占地面积小,方便收放,一人即可对担架进行移动搬运,简单方便,可节约大量的搬运时间,且该担架可方便将伤员放入,防护性较强,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使用时,搬运者三人并排单腿跪在伤员身体一侧,同时分别把手臂伸入到伤员的肩背部、腹臀部、双下肢的下面,然后同时起立,始终使伤员的身体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三人同时迈步,并同时将伤员放在硬板担架上。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者应再有一人专门负责牵引、固定头颈部,不得使伤员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摇摆或旋转。四人动作必须一致,同时平托起伤员,再同时放在硬板担架上。
在现有的急救担架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担架结构较为笨重,移动占地面积较大,需要多少扶持移动,浪费大量时间,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且传统的移动担架需要医护人员一起对伤员进行搬运,费时费力,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急救担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急救担架,包括头架,所述头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尾架,所述头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尾架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侧板和底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连接架的底端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中央设置有连接主轴,所述连接主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上设置有支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外侧均连接有侧部支撑架,所述侧部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销,且与底架的端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均与连接主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通过侧部支撑架与底架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三角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急救担架,可以有效的解决担架的使用问题,该担架可方便进行折叠升降使用,占地面积小,方便收放,一人即可对担架进行移动搬运,简单方便,可节约大量的搬运时间,且该担架可方便将伤员放入,防护性较强,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桃英,未经雷桃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5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