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5647.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余琳敏;高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鱼尚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5/18 | 分类号: | A47K5/18;C02F1/58;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洋路17***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家庭 漱口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属于净水容器领域,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包括杯体和除氯底座,除氯底座上端开凿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杯体螺纹连接,杯体底端开凿有入水孔,除氯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除氯环,杯体底端开凿有与除氯环相匹配的环形槽,环形槽位于入水孔外侧,环形槽内底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入水孔内壁螺纹连接有塑料导管,塑料导管位于杯体内侧,除氯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位于除氯环外侧且与杯体底端相接触,除氯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与出水孔相匹配的绵柱,可以实现降低自来水中的氯含量,保护人们的口腔健康,同时使得除氯底座可以家庭共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容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
背景技术
漱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通过漱口可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松动的软垢,以及口腔内容易借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异味,口腔内有感染,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和推荐,可以应用加入一定药物的漱口剂含漱,帮助减少口腔内致病微生物或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漱口不能替代刷牙,因为它不能有效地清除已经形成的牙菌斑。
目前,由于自来水中含有一定的氯元素,如果直接漱口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
漱口杯是人们日常必须用到的一种容器,但是现在的漱口杯只能储水,无法降低自来水中的氯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它可以实现降低自来水中的氯含量,保护人们的口腔健康,同时使得除氯底座可以家庭共享。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家庭除氯漱口杯,包括杯体和除氯底座,所述杯体位于除氯底座上侧,所述除氯底座上端开凿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杯体螺纹连接,所述杯体底端开凿有入水孔,所述除氯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除氯环,所述杯体底端开凿有与除氯环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入水孔外侧,所述环形槽内底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入水孔内壁螺纹连接有塑料导管,所述塑料导管位于杯体内侧,可以实现降低自来水中的氯含量,保护人们的口腔健康,同时使得除氯底座可以家庭共享。
进一步的,所述除氯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除氯环外侧且与杯体底端相接触,通过设置密封环,可以减少对自来水过滤时,水从杯体和除氯底座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使得杯身沾有水,使得操作者拿握时出现打滑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除氯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与出水孔相匹配的绵柱,所述绵柱位于出水孔内,通过设置出水孔,可以在自来水经过出水孔进入到杯体内的过程中,对水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除氯后的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导管上端设有加水斗,所述加水斗位于杯体内,通过设置加水斗,可以减少在加水的过程中,水从塑料导管外侧直接进入到杯体中,从而可能使得对自来水的除氯不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斗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与加水斗相连通且塞设在塑料导管内,通过设置橡胶环可以增加塑料导管和加水斗之间的密封性,减少由于水流过大,使得水从塑料导管和加水斗的缝隙中渗出,从而直接进入到杯体内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斗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提柄,所述提柄表面刻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提柄可以方便操作者借助提柄将加水斗从塑料导管内取出,方便对加水斗进行拆卸。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降低自来水中的氯含量,保护人们的口腔健康,同时使得除氯底座可以家庭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鱼尚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鱼尚余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5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