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过玻璃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5579.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7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15;G0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过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透过玻璃基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面均镀有镀层,所述镀层顶部覆盖有减反射膜,所述镀层包括五氧化二铌膜、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所述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所述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依次覆盖设置,两组所述五氧化二铌膜分别覆盖在氟化镁膜和二氧化锆膜外侧,所述减反射膜包括二氧化钛膜和二氧化硅膜,所述本体、镀层和减反射膜表面均覆盖有纳米微孔网膜,所述纳米微孔网膜上均匀的蚀刻有网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表面交替沉积不同光学厚度的高中低折射率化合物多层膜系,提高了本体的透光率,采用蜂窝状网孔结构,减少了光的反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基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过玻璃基板。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是平板显示(F1atPanel display,FPD)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整个玻璃基板的制程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
现有的玻璃基板结构由于透光率不够高,玻璃基板表面容易残留细菌,在潮湿条件下,表面容易产生雾气,而且光的反射率较高,使用时视觉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过玻璃基板,在本体表面交替沉积不同光学厚度的高中低折射率化合物多层膜系,提高了本体的透光率,同时二氧化钛膜还具有杀菌消毒和防雾的作用,减少了光的反射,提高了透光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过玻璃基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面均镀有镀层,所述镀层顶部覆盖有减反射膜,所述镀层包括五氧化二铌膜、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所述五氧化二铌膜设有两组,所述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依次覆盖设置,两组所述五氧化二铌膜分别覆盖在氟化镁膜和二氧化锆膜外侧,所述减反射膜包括二氧化钛膜和二氧化硅膜,所述二氧化硅膜覆盖在二氧化钛膜顶部表面,所述本体、镀层和减反射膜表面均覆盖有纳米微孔网膜,所述纳米微孔网膜上均匀的蚀刻有网孔。
优选的,所述镀层的厚度为30-40μm。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膜的厚度为80-90nm,所述二氧化硅膜的厚度为115-125nm。
优选的,所述纳米微孔网膜上均匀的蚀刻的网孔形状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网孔的深度不低于50μm。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厚度为0.4-1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基板表面覆盖镀层和减反射膜结构,镀层采用五氧化二铌膜、氟化镁膜、氧化锌膜、氧化铝膜和二氧化锆膜,减反射膜采用二氧化钛膜和二氧化硅膜,在本体表面交替沉积不同光学厚度的高中低折射率化合物多层膜系,提高了本体的透光率,同时二氧化钛膜还具有杀菌消毒和防雾的作用;
2、通过在本体、镀层和减反射膜表面均覆盖有纳米微孔网膜,并采用蜂窝状网孔结构,减少了光的反射,提高了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镀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反射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镀层、3减反射膜、4五氧化二铌膜、5氟化镁膜、6氧化锌膜、7氧化铝膜、8二氧化锆膜、9二氧化钛膜、10二氧化硅膜、11纳米微孔网膜、12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5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门及其内板
- 下一篇:整箱动力电池自动上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