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74709.2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F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盖式可 升降 保温 婴儿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包括车体、第一滑盖、第二滑盖、升降支撑杆、滚轮架和滚轮,所述车体上侧设有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所述车体下侧设有升降支撑杆,且所述升降支撑杆下端与滚轮架固连,在滚轮架上设有滚轮,所述车体内壁设有水床壁,所述车体内部设有床垫,在所述床垫上设有放置婴儿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在所述车体下部设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水床壁内设有温控器和电加热片,所述蓄电池、温控器、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绝缘线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车体内保持温度恒定且使婴儿舒适安全,且车体上侧的滑盖打开闭合以及车体转运收藏都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90年代提出保护新生儿体温的“暖链”概念,其中就要求对新生婴儿采取保暖转运措施,特别是早产儿等特殊婴儿。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婴儿转运保暖措施采用较多的有封闭式包裹、保暖床垫、袋鼠式保暖等,另外现有的转运方式中,国外发达国家通常采用婴儿专用转运箱,但一方面其通常利用微波炉加热软包液体或者使用热水袋等方式为箱内床垫提供热源,持续时间较短且温度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婴儿专用转运箱价格昂贵且体积较大,其箱盖打开以及转运收纳都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车体内保持温度恒定且使婴儿舒适安全,另外滑盖式设计方便医护人员打开闭合,转运方便,并且车体可升降可以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包括车体、第一滑盖、第二滑盖、升降支撑杆、滚轮架和滚轮,所述车体上侧设有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所述车体下侧设有升降支撑杆,且所述升降支撑杆下端与滚轮架固连,在滚轮架上设有滚轮,所述车体内壁设有水床壁,所述车体内部设有床垫,在所述床垫上设有放置婴儿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在所述车体下部设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水床壁内设有温控器和电加热片,所述蓄电池、温控器、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床垫内的凹陷部包括头部凹陷、肩部凹陷和躯干臀部凹陷,其中头部凹陷呈圆环设计,肩部凹陷高度高于头部凹陷和躯干臀部凹陷。
所述第一滑盖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滑轴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滑盖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二滑轴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闭合时所述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向车体内相对移动直至相抵,且所述第二滑盖高度高于第一滑盖。
所述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均为透明盖。
所述车体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屏和充电口,所述操作显示屏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充电口通过线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车体内的床垫上设有仿造母体子宫怀抱设计的凹陷部,使婴儿舒适安全,另外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并且车体内壁设有水床壁保证车体整体温度恒定,另外当水床壁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车体内的控制模块控制蓄电池给水床壁内的电加热片通电加热,以保证水床壁温度。
2、本实用新型在车体上侧设有两个滑盖,且每个滑盖上均设有滑槽,车体外侧设有滑轴分别对应于各个滑盖上的滑槽,一方面滑盖通过滑槽和滑轴配合不会脱离车体,另一方面滑盖通过滑槽和滑轴配合限定移动路径,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和关闭滑盖,另外两个滑盖闭合后由于高度不同,在两个滑盖之间形成间隙保证车体内通风,并且两个滑盖均为透明滑盖,方便医护人员实时观察车体内的婴儿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侧设有可升降支撑杆,不使用时,车体整体下降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另外车体下侧的升降支撑杆和减震滚轮配合还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4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