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瓶安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3910.9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琳琳 |
主分类号: | A61J1/16 | 分类号: | A61J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146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置 | ||
胸瓶安置器,有效的解决了胸瓶固定不便,及影响患者活动的问题;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上的U形筒,U形筒左右两侧分别经弹簧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箱体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的拉带,箱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两个拉带的下端分别与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拉带的上端分别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对胸瓶进行了有效的固定,防止因胸瓶被踢翻而造成患者不适的状况发生,可拉伸的拉带,满足了不同患者下床活动的要求,增加了胸瓶的稳定性,防止因胸瓶拉伸装置断裂而产生的不良状况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瓶安置器。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使用的胸瓶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患者床边或悬挂在患者病床上,在有人员经过时,容易将患者的胸瓶踢翻,造成患者的不适。并且现有胸瓶上的提拉装置长度不可调,且容易损坏,不利于患者下床行走时使用,使患者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胸瓶安置器,有效的解决了胸瓶固定不便,及影响患者活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上的U形筒,U形筒左右两侧分别经弹簧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箱体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的拉带,箱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两个拉带的下端分别与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拉带的上端分别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胸瓶进行了有效的固定,防止因胸瓶被踢翻而造成患者不适的状况发生,可拉伸的拉带,满足了不同患者下床活动的要求,增加了胸瓶的稳定性,防止因胸瓶拉伸装置断裂而产生的不良状况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C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D-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上的U形筒2,U形筒2左右两侧分别经弹簧3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4,箱体1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1的拉带5,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6,两个拉带5的下端分别与转轴6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拉带5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固定板4对胸瓶进行固定,所述的两个固定板4上端分别伸出U形筒2且向外倾斜。
为了对拉出拉带5的长度进行限定,所述的转轴6上同轴设有位于拉带5前方且齿向为顺时针分布的前棘轮7,箱体1右侧铰接有可与前棘轮7配合的前棘爪8,前棘爪8右端贯穿箱体1,箱体1右侧设有与前棘爪8上表面接触的前压簧9。
为了使拉带5可自动缩回,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位于两个拉带5间且与拉带5旋向不同的卷簧10,卷簧10的一端与转轴6固定连接在一起,卷簧10的另一端与U形筒2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琳琳,未经王琳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3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