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高清漏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3668.5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翁志良;贾开明;何帮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G01N27/90 |
代理公司: | 11241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清 检测 传感检测装置 漏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数据采集量 被检测面 传感检测 紧密贴合 周向排列 动力节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高清漏磁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动力节、检测节、记录节,检测节周向排列了多个传感检测装置,数据采集量大,传感检测面与被检测面紧密贴合,信号准确,能够实现高清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高清漏磁检测装置,属于管道缺陷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是石油、天然气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管道在高压、长距离、恶劣外部环境下工作,由于传输介质腐蚀、应力、施工破坏、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会造成管壁上产生各类缺陷,这些缺陷对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危害性,及早对缺陷进行检测是指导管道维修工作、维护管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管道缺陷比较常见的在役检测方法是漏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原理是:铁磁性钢管充分磁化时,管壁中的磁力线被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阻隔,缺陷处的磁力线发生畸变,一部分磁力线泄漏出钢管的内、外表面,形成漏磁场。漏磁信号被磁敏感元件获取感知,将其转换成缺陷电信号,这些信号经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从而对缺陷进行判定。然而由于漏磁场信号与缺陷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得根据漏磁信号清晰准确识别缺陷尺寸成为一个技术难点。此外,由于管道运输距离长、地况复杂、不同壁厚管串联、存在微小缺陷等特点,要求缺陷检测装置具有长续航、高过弯与缩径、高分辨率等能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管道高清漏磁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动力节、检测节、记录节,各节之间活动连接使用;动力节内部装有高性能、可充电蓄电池组;检测节周向布置众多传感检测装置,同时具有很强的径向压缩能力;记录节通过支撑轮支撑,且安装有涡流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漏磁检测装置,数据采集量大,传感检测面与被检测面紧密贴合,信号准确,单节距离小,过弯与缩径能力强,续航能力强,能够实现管道缺陷的高清有效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道超高清漏磁检测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双检测节的管道超高清漏磁检测装置,包含动力节、检测节和记录节,检测时,所述各节串行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动力节用于驱动所述管道超高清漏磁检测装置在管道中移动,所述记录节用于记录里程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节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漏磁传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节包括舱体和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含衔铁、磁力源和漏磁传感装置,所述漏磁传感装置和磁力源安装在所述衔铁上,所述衔铁通过前、后连杆和检测单元弹簧弹性固定在所述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衔铁在周向的截面积之和应比管道壁的截面积大20-5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磁力源有2个,分别固定在所述衔铁轴向的两端且2个磁力源的磁极相反固定,所述漏磁传感装置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衔铁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漏磁传感装置为三向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节采用动力皮碗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节采用高能量密度蓄电池为动力源。
进一步的,所述记录节上安装有涡流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记录节上安装有支撑舱体的支撑轮和记录里程的里程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3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