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焦炉炉体堵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3590.7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杰;王志永;谷志强;张波波;温荃;刘慧;孙春凯;宋振超;段宇;卢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6 | 分类号: | C1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董德 |
地址: | 0636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焦炉 堵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维修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携式焦炉炉体堵漏设备。包括气罐、集料箱、第一快速接头、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其中,所述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球阀连通,所述第一球阀通过管道与第二球阀连通。所述第二球阀通过管道与第一快速接头连通。所述集料箱的顶壁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一球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集料箱的侧壁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球阀连通,所述集料箱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三球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快速接头对准焦炉炉体的裂痕部,可以精确的进行喷洒封堵剂,实现精准补漏并且移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维修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携式焦炉炉体堵漏设备。
背景技术
炼焦炉是一种通常由耐火砖和耐火砌块砌成的炉子,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用煤炼制焦炭的窑炉是炼焦的主要热工设备。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水平室式焦炉,由炉体和附属设备构成。焦炉炉体由炉顶、燃烧室和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等部分,并通过烟道和烟囱相连。整座焦炉砌筑在混凝土基础上。现代焦炉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但由于装煤方式、供热方式和使用的燃料不尽相同,又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焦炉炉体是工业上应用最为复杂的炉型之一,尤其是六米以上焦炉,多为双联火道、多段燃烧复热式焦炉。经过多年生产后,焦炉炉头、小炉头、砖水平道、保护板中间缝、上升管根部、装煤除尘车轨道底部、废气开闭器双叉、蓄热室封墙等多个部位极易容易出现裂缝、内部填充物料脱落等问题,会导致焦炉严密性变差、炭化室煤气窜漏,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传统的处理方法一种是需要拆掉需要修复部位外的多种保护层,重新进行砌筑修复,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传统气液喷浆机进行表面喷补焦炉修补料。
两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重新砌筑处理细微裂缝,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大,无谓增加工人操作强度;(2)操作不精准,尤其是不能探补到焦炉小炉头内部等特殊部位;(3)传统气液喷浆机极其不易携带移动,个别部位需要点补时,采用该设备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焦炉炉体进行精准补漏的便携式焦炉炉体堵漏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焦炉炉体堵漏设备,包括气罐、集料箱、第一快速接头、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其中;
所述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球阀连通,所述第一球阀通过管道与第二球阀连通;
所述第二球阀通过管道与第一快速接头连通;
所述集料箱的顶壁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一球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集料箱的侧壁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球阀连通,所述集料箱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集料箱上设有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料口的箱盖;
所述第三球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的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焦炉炉体出现裂痕的时候,通过进料口向集料箱内添加封堵剂,然后盖上箱盖。接着打开气罐,同时打开第一球阀,气罐内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到集料箱中,紧接着打开第三球阀,让集料箱内的封堵剂通过第三球阀后进入到第一快速接头,同时打开第二阀门,气罐内的气体通过管道冲击从第三球阀准备进入第一快速接头的封堵剂。使得封堵剂被气体击散后进入第一快速接头,不但可以调节第一快速接头封堵剂喷出的速率和流量,而且防止了第一快速接头的堵塞,最后通过第一快速接头对准焦炉炉体的裂痕部,可以精确的进行喷洒封堵剂,实现精准补漏。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整体重量在10kg以内,方便了设备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快速接头和第四球阀,其中:
所述气罐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球阀连通,所述第四球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快速接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3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机纯电动系统与一种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