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排气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2879.7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排气 通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排气通风系统,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之间通过排风管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分别设置有将气流导入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截面面积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导风口出风端分别设置有单向通风阀;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孔;所述电梯轿厢侧壁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梯上下运行时空气流动特点,强制将空气导入轿厢内,同时,通过轿厢侧壁的通气孔置换出轿厢内污浊空气,以此实现轿厢内的空气流通,具有节能降噪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尤其涉及电梯排气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被人重视。电梯轿厢关门时基本形成一种相对密封的体系,体系内部空气基本不能流通,极易引起轿厢乘员的烦闷感和窒息感,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轿厢乘员窒息死亡,特别是当轿厢乘员数量较多,轿厢内存在异味时,轿厢乘员的烦闷感和窒息感会特别明显。因此,为了缓解轿厢人员的烦闷感和窒息感,通常会设计强制通风设备来加强轿厢内的空气流通。但目前常用的轿厢强制通风设备通常需要引风机来进行强制通风,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轿厢乘员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也会消耗较大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轿厢自然通风且低噪音的电梯排气通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梯排气通风系统,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之间通过排风管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分别设置有将气流导入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截面面积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导风口出风端分别设置有单向通风阀;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孔;所述电梯轿厢侧壁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导风口出风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器内装有活性炭空心球。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四个角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排风管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和排风管之间分别通过分风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导风口进风端尺寸与电梯轿厢的尺寸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分别以百叶窗形式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百叶窗叶片呈倾斜设置,所述叶片靠近电梯轿厢内部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百叶窗叶片呈倾斜设置,所述叶片靠近电梯轿厢内部的一端低于其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轿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导风机构,利用电梯上下运行时空气流动特点,强制将空气导入轿厢内,同时,通过轿厢侧壁的通气孔置换出轿厢内污浊空气,以此实现轿厢内的空气流通。本实用新型利用轿厢自然通风,避免了引风机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引风机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轿厢,2、第一导风机构,3、第二导风机构,4、空气过滤器,5、单向通风阀,6、分风管,7、排风管,8、排风孔,9、第一通风孔,10、叶片,11、第二通风孔,12、导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2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墙板定位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钣金加工用快速矫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