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2648.6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1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门大庆;都书巍;张喜强;刘世斌;王俭;薛建宏;陈云龙;袁睿禧;郑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周恺丰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孔 灌注 重力 泥浆 分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领域的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包括重力式泥浆分离箱、立式泥浆沉淀罐、集土箱和集浆箱,集土箱、重力式泥浆分离箱、立式泥浆沉淀罐和集浆箱按顺序依次连接,立式泥浆沉淀罐侧壁相连通有进浆口、出渣口和出浆管,立式泥浆沉淀罐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浆板,排浆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浆管,进浆管和排浆板侧壁均均匀开设有下浆孔,立式泥浆沉淀罐中间固定连接有集合管,集合管侧壁均匀开设有进浆孔,集合管与出浆管相连通,重力式泥浆分离箱内部固定设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加快了泥浆的分离配合重力式泥浆箱,提高了泥浆沉淀分离效率,提高了泥浆的使用率,占用施工场地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护壁泥浆已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在大批量桩基施工时产生大量的泥浆,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泥浆运输和最终处置也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尤其是在工程量大的桩基施工时,影响更加明显。一般的泥浆循环系统由泥浆循环路线(泥浆管)、沉淀池、泥浆池、泥浆泵等组成,目前建设工程领域中所使用的泥浆循环系统没有无外加动力直接将浆、渣分离的装置,从而使施工作业经常发生石块、浆渣等杂质堵塞浆管的现象,造成施工中断,费时费力。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材齐头并进的背景下,如何在减少泥浆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工程成本,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对传统施工技术做出改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泥浆使用量大、浪费严重、施工作业经常发生石块、浆渣等杂质堵塞浆管的现象,造成施工中断,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重力式泥浆分离系统,包括重力式泥浆分离箱、立式泥浆沉淀罐、集土箱和集浆箱,所述集土箱、重力式泥浆分离箱、立式泥浆沉淀罐和集浆箱按顺序依次连接,所述立式泥浆沉淀罐侧壁相连通有进浆口、出渣口和出浆管,所述立式泥浆沉淀罐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浆板,所述排浆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浆管,所述进浆管和排浆板侧壁均均匀开设有下浆孔,所述立式泥浆沉淀罐中间固定连接有集合管,所述集合管侧壁均匀开设有进浆孔,所述集合管与出浆管相连通,所述重力式泥浆分离箱内部固定设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面层由数套钢制肋孔板制成,所述重力式泥浆分离箱内设有动力设备和数据信息中心。
优选的,所述进浆口与进浆管相连通,且进浆口外部管道与进浆管呈切向。
优选的,所述立式泥浆沉淀罐内底顶部固定开设有下陷底,所述立式泥浆沉淀罐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排浆板为螺旋状,所述集合管侧壁与排浆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重力式泥浆分离箱内部设有原料箱,所述重力式泥浆分离箱顶部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与原料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重力式泥浆分离箱内部设有泥浆收集箱,所述泥浆收集箱通过通道口与原料箱相连通,所述泥浆收集箱的出浆口与进浆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立式泥浆沉淀罐替代原施工现场大面积、无完善制作标准的泥浆处理池,实现了泥浆存储、分离的设备化处理效果,立式泥浆沉淀罐内部的螺旋排浆板和进浆管利用离心力加快了泥浆的分离,与重力式泥浆箱配套使用,提高了泥浆沉淀分离的处理效果,也提高了泥浆的使用率,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泥浆的总量,也减少了水的用量和泥浆排放量,占用施工场地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避免了泥浆外漏,使施工在整洁环保、有序的条件下进行,保证了文明现场施工,避免了施工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2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卷检验台
- 下一篇:一种生物样品冻存管内置标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