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喷轨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2334.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4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分拣 装置 | ||
一种燃气喷轨分拣装置,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传送带和控制设备自动运转的控制系统,传送带上沿传送方向依次划分出送料区、检测区和回收区,送料区一侧设有自动送料并记录的入料口,检测区根据燃气喷轨种类数量沿传送方向划分出一组分类检测区,分类检测区内均设有检测燃气喷轨种类的光纤传感器,分类检测区分别设有收集对应燃气喷轨种类的收集装置,回收区对应设有回收机械手,控制系统控制送料区、检测区和回收区进行送料、分类和回收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在传送带传送过程中直接分类收集,使分拣与计数的有效率提升34.2%,能达到快速分类分拣的要求,有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分拣效率,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装置,具体是一种燃气喷轨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气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取得了长足的提升与发展。燃气喷轨是燃气发动机电控喷气系统的关键装置之一,它的动态性能与设计结构对发动机燃气气体的有效混合及燃烧速度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喷嘴可采用不锈钢和铜质两种规格,产品分拣方式仍主要采用手工分拣。而从工时分析上看采用人工分拣的生产效率很低、人工成本较高,而且人为的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而燃气喷轨自动分拣装置是根据燃气喷轨生产线的喷轨分拣需求而设计的,主要基于喷嘴的材质不同而对燃气喷轨成品进行智能分拣、计数,对产品的自动分拣可以有效的改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这类问题,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气喷轨分拣装置,解决目前燃气喷轨分拣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问题,满足快速准确分拣燃气喷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燃气喷轨分拣装置,包括传送带和控制设备自动运转的控制系统,传送带上沿传送方向依次划分出送料区、检测区和回收区,送料区一侧设有自动送料并记录的入料口,检测区根据燃气喷轨种类数量沿传送方向划分出一组分类检测区,分类检测区内均设有检测燃气喷轨种类的光纤传感器,回收区内设有回收光电传感器,分类检测区分别设有收集对应燃气喷轨种类的收集装置,回收区对应设有回收机械手,控制系统控制送料区、检测区和回收区进行送料、分类和回收工作。这样设置后,设备根据燃气喷轨种类配备多个巷道,分别用于分拣不同材质的燃气喷轨,并在传送带尾端设置回收机械手,用于抓取意外混入传送带的其它物体。系统启动后,传送带处于低速运行状态,入料口检测是否有喷轨进入,有喷轨的话将其推送到传送带上,则将触发信号传送至PLC的输入端口,PLC发送指令,传送带升至高速运行状态。光纤传感器分别装置于各个分类检测区,作用是用来检测燃气喷轨是何材质,根据材质不同通过各个分类检测区的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如果分类检测区的光纤传感器都无触发信号,工件行至回收区,则由回收光电传感器检测工件并触发信号,由PLC驱动回收机械手工作,将工件抓取回收。从入料口触发到工件正确分拣完毕,为一个完整周期,当工件被判断分拣完成后,若入料口没有新的工件进入,则传送带恢复低速运行,如再有工件进入,则重复上述动作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入料口一侧设有将燃气喷轨推到传送带上的送料推杆,入料口对应设有送料计数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位于分拣装置的入料口,用于检测是否有喷轨进入通道,并通过PLC控制送料推杆是否启动推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推杆和收集巷道,收集推杆和收集巷道正对设置并位于分类检测区左右两侧。对应光纤传感器输出信号至PLC端口,PLC根据程序驱动收集推杆推动工件进入收集巷道,做到快速分类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收集巷道的入口端均设有分类计数的分类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对进入到收集巷道内的燃气喷轨进行计数,触发信号使PLC计数器累计加1,方便后续监控和数据整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传送带一侧设有配合回收机械手的储料箱。储料箱用于回收机械手回收时的异物的收集放置,集中回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2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