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2095.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智奇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自动 过滤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旋流筒除渣、出渣、出水系统,旋流筒上方设置有前置过滤器出水、出渣系统,所述旋流筒其下端设置有排渣管及控制阀,其上端设置有中心出水管,中心出水管周围设置有数个前置过滤器并相互连通,其下端排渣管、集渣管、总排渣管与吸水管相互连通,总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水泵设置在支架上,出水口与进水管连接,进水口与吸水管连接。作业时水泵把污水抽吸送进旋流筒内固液分离,较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流入前置过滤器过滤,过滤后净水从出水管排出机外,沉渣由控制阀定时开启经总排渣管流入水泵进行再处理,旋流筒内沉渣由控制阀定时开启经终端排渣管排出机外另作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设备,作为固液分离设备使用,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污水过滤器作业时,由于直接进入过滤器内的固体物质较浓,随着时间的延长,过滤网外的滤渣会很快把滤网堵塞,使滤网过滤效率迅速下降,这时就要消耗大量的滤水对滤网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排出的滤渣含水量很高,存在排出滤渣浓缩度低及反冲水消耗量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解决上述污水过滤器无法连续除渣、反冲水消耗量大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式自动排渣过滤机,包括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置有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
所述的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包括密闭的旋流筒,旋流筒外机架上设置有水泵并通过进水管二相通连接,旋流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中心设置有中心出水管,中心出水管顶端设置有多通管接头,旋流筒下端设置有終端排渣管,終端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三;水泵通过吸水管把待处理的污水吸入泵内而后从进水管二高速输入旋流筒内进行首次旋流固液分离,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较干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往上流入上端的前置过滤器再处理;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沉渣沉入旋流筒下端,而后通过終端排渣管由控制阀三定时控制排出机外;
所述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前置过滤器设置在上端盖上方,其上端进水口上设置的进水管一与中心出水管顶端设置的多通管接头相通连接,其上端出水口上设置的出水管一与上集水管相通连接,其下端设置的出渣口设置有下排渣管,下排渣管下方设置有集渣管并相通连接,集渣管下方设置有总排渣管并与水泵上设置的吸水管相通连接,总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二;经旋流固液分离后的较干净的污水从中心出水管往上经多通管接头及进水管一流入前置过滤器内进行第再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出水管一排出机外,过滤后的沉渣从排渣管排入集渣管,然后再从集渣管经总排渣管由控制阀二定时排入吸水管再由水泵输入旋流筒内再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流筒出水、排渣系统及前置过滤器出水、排渣系统是对污水进行二级固液分离系统。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上段为圆柱形管,下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锥形管下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下方设置有终端排渣管并与锥形管相互固定连接,终端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三。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上段圆柱形管壁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外管壁上设置有与管截面呈切线角度设置的进水管。
再进一步的,旋流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中心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上设置有中心出水管,中心出水管下端伸进旋流筒内一定长度,上端向上伸出一定高度,其顶端设置有多通管接头,上端盖上还设置有出渣孔,出渣孔上设置有排浮渣管,排浮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上端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一及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管一,其下端的排渣口设置有下排渣管。
再进一步的,前置过滤器上端的进水口上设置的进水管一通过活接头二与中心出水管上端的多通管接头相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智奇,未经沈智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2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