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70532.9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34;B29C41/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涎机,包括控制器、固定支架、驱动装置、进料装置、冷却剥离组件、发泡组件、分割组件、收卷组件;进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箱、第二进料箱、第一加热器,第一进料箱上连接设有第一静压式模头,第二进料箱上连接设有第二静压式模头;冷却剥离组件包括冷却辊、第一剥离辊、过渡辊、第二剥离辊,第一静压式模头的出口朝向冷却辊背离于第一剥离辊的一侧,第二静压式模头的出口朝向冷却辊的顶部;发泡组件包括头鼓、尾鼓、钢带、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头鼓与尾鼓之间;分割组件刀架、分割刀,刀架顶部设有连接于固定支架的升降器;收卷组件包括、第一分离辊、第一收卷辊、第二分离辊、切割组件、第二收卷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涎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多采用将高分子材料熔融后制成薄膜来使用,流涎机是一种将高分子熔融材料制成薄膜的装置,但是目前在使用高分子材料制膜时会使用两种溶液进行进料后冷却、发泡、再冷却后制成薄膜,但是目前并未有能够满足两种溶液进料的流涎机,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供两种溶液进料的流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涎机,增设的两个第一进料箱与第二进料箱能够分别放置热熔性压敏胶与聚乙烯并能够分别进行进料,增设的第一加热器能够保证第一进料箱与第二进料箱内部的温度保持稳定,保证热熔性压敏胶与聚乙烯结合时的温度以便增加黏性;增设的发泡组件能够对成型的薄膜进行发泡,第二加热器靠近上侧的钢带能够有效对钢带上侧的薄膜进行发泡,待薄膜发泡后薄膜传送至下侧的钢带使得薄膜能够有效进行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增设的分割组件能够将薄膜两侧多余的边料切割,还能够进行薄膜宽度的限定;增设的切割组件能够将薄膜切割进行长度的限定,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流涎机,其中,包括控制器、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进料装置、冷却剥离组件、发泡组件、分割组件、收卷组件;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箱、第二进料箱、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进料箱上连接设有第一静压式模头,所述第二进料箱上连接设有第二静压式模头,所述第一进料箱与所述第二进料箱的底部均连接设有所述第一加热器;
所述冷却剥离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冷却辊、第一剥离辊、过渡辊、第二剥离辊,所述第一静压式模头的出口朝向所述冷却辊背离于所述第一剥离辊的一侧,所述第二静压式模头的出口朝向所述冷却辊的顶部;
所述发泡组件包括头鼓、尾鼓、钢带、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头鼓与所述尾鼓之间,所述钢带套设在所述头鼓、所述尾鼓以及所述第二加热器上;
所述分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尾鼓正上方的刀架以及连接于所述刀架的分割刀,所述刀架顶部设有连接于固定支架的升降器,所述刀架的底部安装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安装设有两个移动轮,每个移动轮的底部均设有夹持所述分割刀的刀夹;
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尾鼓下侧的第一分离辊、第一收卷辊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头鼓下侧的第二分离辊、切割组件、第二收卷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同一侧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冷却辊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剥离辊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过渡辊的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剥离辊的第四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头鼓的第五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尾鼓的第六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分离辊的第七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的第八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分离辊的第九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的第十驱动电机;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第一静压式模头、所述第二静压式模头、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所述升降器、所述移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所述第八驱动电机、所述第九驱动电机、所述第十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膜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0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药用针头的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教师用便携可收纳式批阅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