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8823.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2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善玲;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8;F01N1/04;F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8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开口穿过第一腔室和隔板通入第二腔室;所述出气管的开口依次穿过第二腔室、隔板、第一腔室和隔板通入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腔室段和第二腔室管;所述出气管包括相互平行且连接的上直管和下直管;所述第一腔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交叉排列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档板的下侧设置有通孔;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对应的进气管的下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汇流孔;所述汇流孔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了消声器的消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汽车消声器能有效降低汽车发动机带来的噪音以及对车身产生的振动感,因此,一个好的消声器是给人满带来良好驾车体验感的重要汽车配件。但现有技术中,很多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消声效果不理想,排气尾管噪声偏大等。且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生成酸性气体,酸性气体溶于水后产生酸性冷凝液体,酸性冷凝液体会对排气消声器的材料产生较强的腐蚀作用,因此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消声器基本都在高温、振动、酸性液体浸泡的坏境中工作,严重影响排气消声器的使用寿命,目前的消声器结构,在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通过气流带出酸性蒸汽,但是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消声器内部各腔体产生的冷凝液体基本无法排出,直接导致汽车在不使用时,酸性冷凝液体大量存储在消声器筒体内部,对消声器筒体内部的金属结构造成很严重的腐蚀,大幅降低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声器内部各腔体产生的冷凝液体基本无法排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的开口穿过第一腔室和隔板通入第二腔室;所述出气管的开口依次穿过第二腔室、隔板、第一腔室和隔板通入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腔室管和第二腔室管;所述出气管包括相互平行且连接的上直管和下直管;所述第一腔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交叉排列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下侧设置有通孔;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对应的进气管的下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汇流孔;所述汇流孔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出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长度均小于第一腔室管的内径;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一腔室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孔和出液孔之间通过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倒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直管和下直管的末端通过螺旋管连接;所述螺旋管上设置有消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管为直管或者反C形管;所述反C形管的上端直管设置在上直管和下直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反C形管的上端直管和对应的上直管、下直管上设置有消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第一腔室内填埋有吸音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棉和玻璃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8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分离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