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6950.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旋;董欣;陈柯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H01R4/56 | 分类号: | H01R4/56;H01R4/70;A61B5/0492 |
代理公司: | 32326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缪友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毫针 连接端口 连接线 绝缘套筒 鳄鱼夹 针灸 本实用新型 绝缘橡胶 导电柱 夹持 鳄鱼 圆柱体筒腔 电性连接 绝缘皮套 两端开口 医疗设备 诱发电位 可安装 螺纹口 右侧壁 针连接 螺接 皮下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包括连接端口、连接线、不锈钢毫针、鳄鱼夹和绝缘橡胶帽,所述连接端口前端与连接线连接,所述不锈钢毫针安装在连接端口的后端,所述鳄鱼夹和绝缘橡胶帽均可安装在连接端口的右侧壁处,所述连接端口包括绝缘套筒和导电柱块,所述绝缘套筒为前后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绝缘套筒后端连接有弹性绝缘皮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口,方便螺接鳄鱼夹,并利用鳄鱼夹对针灸的不锈钢毫针进行夹持,针灸的不锈钢毫针通过鳄鱼夹的夹持保持与导电柱块的电性连接,避免了对不锈钢毫针的连接线造成破坏,且方便对针灸的不锈钢毫针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不锈钢毫针,用于脑电图仪(EEG)、肌电图/诱发电位仪(EMG/EP)、术中神经监测仪(IOM)、眼震电图仪(ENG)以及脑死亡初筛或鉴定(BD)等检查过程中,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主要应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骨科、耳鼻喉科以及功能科等科室中。
由于一次性使用不锈钢毫针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且成本高,实际医疗检查过程中,医院会采用医用针灸的不锈钢毫针作为替代品进行使用。但是医用针灸的不锈钢毫针针体尾端与不锈钢毫针连接线的插接端口并不匹配,无法直接插入不锈钢毫针连接线的插接端口。对此,常用做法是将不锈钢毫针连接线的插接端口的绝缘皮套剪断剥离,使其内部的导电丝线裸露出来,再将裸露的导电丝线缠绕在针灸的不锈钢毫针针体尾端。
虽然达到了针灸的不锈钢毫针替代一次性使用不锈钢毫针的目的,但是,却对皮下针电极的连接线造成破坏,且不方便针灸的不锈钢毫针的更换。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达到了针灸的不锈钢毫针替代一次性使用不锈钢毫针的目的,但是却对皮下针电极的连接线造成破坏,且不方便针灸的不锈钢毫针的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用于诱发电位检测的皮下针连接端口,包括连接端口、连接线、不锈钢毫针、鳄鱼夹和绝缘橡胶帽,所述连接端口前端与连接线连接,所述不锈钢毫针安装在连接端口的后端,所述鳄鱼夹和绝缘橡胶帽均可安装在连接端口的右侧壁处,所述连接端口包括绝缘套筒和导电柱块,所述绝缘套筒为前后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筒腔结构,所述绝缘套筒后端连接有弹性绝缘皮套,所述绝缘套筒右侧壁设置有螺纹口,且绝缘套筒内腔与螺纹口内腔相连通,所述导电柱块为圆柱体结构,且导电柱块中部右侧壁连接有导电圆杆,所述导电柱块及其中部右侧壁的导电圆杆通过一体成型工艺铸造加工而成,所述导电柱块位于绝缘套筒内腔,且导电柱块中部右侧壁的导电圆杆贯穿绝缘套筒右壁置于螺纹口内腔。
优选的,所述弹性绝缘皮套为前后两端开口的束口状套口结构,且弹性绝缘皮套后端开口的直径小于前端开口的直角,所述螺纹口为内螺纹螺套结构。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筒、弹性绝缘皮套和螺纹口均为绝缘橡胶材质,且绝缘套筒、弹性绝缘皮套和螺纹口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注塑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鳄鱼夹尾端设有不锈钢螺纹柱,且螺纹柱与鳄鱼夹的导电夹片相连接,所述鳄鱼夹尾端的不锈钢螺纹柱与螺纹口相螺接,且鳄鱼夹尾端的不锈钢螺纹柱与导电柱块中部右侧壁的导电圆杆抵接接触。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毫针的针体尾端插接在弹性绝缘皮套内腔,且弹性绝缘皮套对不锈钢毫针的针体尾端进行紧裹,所述不锈钢毫针的针体尾端端壁与导电柱块后端壁抵接接触,所述连接线后端插接在绝缘套筒的前部内腔,且连接线后端的导线与导电柱块的前壁相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6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电源适配器的接触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携带型短路接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