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牛乳房炎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949.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杨宏军;解晓丽;孙阳阳;张云飞;张亮;程凯慧;楚会萌;王基隆;刘来兴;任亚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牛 乳房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牛乳房炎取样器,包括通乳针、连接管和容器,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所述容器包括一个密闭空腔,连接管一端连通通乳针,另一端连通所述容器的密闭空腔;在采集奶样时能够无菌进行,避免了奶样在采集过程中与外界环境接触引起的细菌污染,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牛奶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奶牛乳房炎取样器。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已严重影响到奶牛业的发展,据统计国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远超国外。造成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目前一般选用采集奶样检测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以方便后续的针对性治疗。
发明人发现,由于奶牛养殖场配套水平不一致,在采集奶样进行检测时,采样容器、采样程序不标准,容易造成采样污染,奶样中的细菌不只是奶牛乳房中的细菌,还会混杂环境细菌,容易引起检测结果的误判;对后续乳房炎的治疗产生影响,难以准确找到用药点和用药类型,造成药物的浪费,拖延治疗时间,甚至严重影响所产牛奶的质量和奶牛的健康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奶牛乳房炎取样器,以解决目前采集奶样时因容器原因造成的采样污染,通过设置隔离环境的容器和连接管,在通乳针的引流作用下实现无菌的采取奶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奶牛乳房炎取样器,包括通乳针、连接管和容器,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所述容器包括一个密闭空腔,连接管一端连通通乳针,另一端连通所述容器的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乳针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通乳针的侧壁上还开有连通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通乳针和连接管连通容器的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乳针封闭的一端为半球形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设置在通乳针侧壁靠近封闭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螺纹结构,用于配合连接通乳针。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器上部设有连通内部空腔的对接管,所述容器通过对接管连通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的对接管外设有止流夹,用于取样后封闭内部空腔。
优选的,所述的容器为半球形结构,侧面设有透明液位视窗。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接管设置在半球形结构的上部平面上,远离底部弧面。
优选的,所述的容器选用柔性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将通乳针、连接管和密闭容器依次连通,从而在采集奶样时能够无菌进行,避免了奶样在采集过程中与外界环境接触引起的细菌污染,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2)配置通乳针为侧面开孔,末端为半球形弧面结构,在取样过程中不会刺破奶牛皮肤,从而避免了因皮肤破损在奶样中掺杂血液引起的污染;
(3)采用螺纹结构能够对应使用不同规格的通乳针,进而配合不同采样点的需求,相较于更换;
(4)配置相对密封的容器,在采集奶样后存储其中,使奶样不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并且在采集后通过止流夹封闭整个容器,从而避免了周围环境中的细菌进入奶样;
(5)采用半球形的容器结构配合液位视窗,能够方便的观测到所采集奶样的量,达到了提高采样精度的效果,容器结构选用柔性橡胶材料,能够先排出空气,以负压的方式抽取奶样,无需另外设置排气孔,避免了容器内的奶样与周围发生接触而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CA胶带图案刻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醇除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