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63851.7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跃;陆宝春;邱长泉;王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1/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烯烃 基底 复合 反渗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从膜的走向上分别是放卷设备,预处理槽,清洗槽,胺溶液槽,风刀和TMC溶液槽;放卷设备水平距离预处理槽1.5米,预处理槽水平距离清洗槽0.5米,清洗槽水平距离胺溶液槽0.5米,胺溶液槽垂直距离风刀0.5米并在胺溶液槽上方,TMC溶液槽水平距离胺溶液槽0.5米。本申请需要在放卷到胺溶液槽之间加上预处理槽和清洗槽,比传统聚砜基膜多一个基膜预处理过程,使聚烯烃基膜具备吸附足量胺的作用,设备改进后具备用聚烯烃基底进行连续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产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利用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膜对溶剂中各组分进行分离,富集,纯化的方法,具有高效,节能,工艺简单等优点,是当前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工艺。根据孔径的不同,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其中,纳滤膜的孔径介于超滤膜与反渗透膜之间,为1nm左右,截留分子量为300~500道尔顿。通常认为纳滤膜作用机理为筛分作用与道南效应的协同作用,可以保证相对较高的透过能力同时具有高的截盐性能,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常用的复合纳滤膜主要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由疏松的多孔基底膜与薄且致密的皮层组成。基底膜作为支撑层用来提供膜整体的机械强度,而皮层用来提供膜的选择分离能力。基底材料的性能对于纳滤膜十分重要,基底的强度与稳定性决定了膜的使用环境与寿命,而基底的大孔径与高孔隙率则为膜的高通量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的基底材料如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聚芳砜,聚醚砜等,制备出的基底多为超滤尺寸,自身通量偏低,且耐酸碱性,抗氧化性以及耐溶剂性能较差,使用条件受限制很大。
而聚烯烃类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与理化性能,在制备微孔薄膜材料上具有诸多优势,如膜厚度较薄,介质透过阻力小;膜孔径较大,可修饰空间更大;耐酸碱性及抗氧化与抗腐蚀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等。但聚烯烃材质的低表面能,高疏水性,使得表面润湿性较差,液体难以自然透过;疏水性也使得过滤过程中膜表面截留物大量堆积,膜污染严重,导致水通量降低,分离能力下降。因而对于疏水聚烯烃材料的改性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共沉积的方法,通过有机溶剂和亲水剂对聚烯烃基底膜进行改性,提高了疏水界面的达因值,从而可以在基底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
目前,国内外的产线,适用于有无纺布支撑聚砜超滤膜,放卷之后直接浸入胺溶液槽,由于聚烯烃基底的疏水,胺溶液无法浸润,在浸入胺溶液时不能够浸润,胺溶液吸附量不足,在界面聚合时无法形成完整的半透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适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产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从膜的走向上分别是放卷设备,预处理槽,清洗槽,胺溶液槽,风刀,TMC溶液槽;
放卷设备水平距离预处理槽1.5米,预处理槽水平距离清洗槽0.5米,清洗槽水平距离胺溶液槽0.5米,胺溶液槽垂直距离风刀0.5米并在胺溶液槽上方,TMC溶液槽水平距离胺溶液槽0.5米。
放卷工艺位到预处理工艺位走布距离为3米,预处理槽工艺位内走布距离为4米,预处理工艺位到清洗工艺位走布距离为2米,清洗槽工艺位内走布6米,清洗槽工艺位到胺溶液槽工艺位走布距离为2米,胺溶液工艺位内走布1米,出胺溶液槽工艺位到风刀工艺位走布距离0.5米,风刀工艺位到 TMC溶液槽工艺位走布距离为2米,TMC溶液槽工艺位内走布0.5米;
预处理槽是聚烯烃基底预处理用,可以为水槽也可为狭缝挤出方式,喷涂等方式。
清洗槽用于清洗预处理中聚烯烃基底多余的溶剂。
一种聚烯烃基底复合反渗透膜连续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灸疗器具
- 下一篇:以动作感测器来侦测运动行程的健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