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63281.1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康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鑫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岩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箱和分离箱,所述加热箱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加热箱的内侧壁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倾斜板的下方设置有气缸,且所述气缸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加热箱与所述分离箱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靠近所述分离箱的一端缠绕有冷凝管,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加热箱、通气管、冷凝管和分离箱之间的配合,使油基岩屑内的水分和油类通过蒸馏、冷却和沉淀分离出去,达到油基岩屑内油液回收的目的,同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在钻井过程中,可利用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滤失控制性能及润滑性能等优点解决工程上的问题,但处理固控循环系统产生的油基泥浆和岩屑混合物(简称油基岩屑)又成为环保难题,油基岩屑一般都由油、水、沥青、钻屑、高分子化合物及其他杂质组成,矿物油含量超过20%,这些物质通常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属于特殊危险废物,进入自然环境中将导致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直接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目前国内探索的油基岩屑处理方法中采用最多的是热解法,将油基岩屑加热至420°到450°,使油基岩屑中的水和油类蒸馏出来,并通过冷凝回收,传统的热解装置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将油基岩屑中的油液进行回收,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箱和分离箱,所述加热箱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加热箱的内侧壁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加热箱内壁密封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上半部,所述加热腔内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下方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相下倾斜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出料口,且所述倾斜板向下倾斜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倾斜板的下方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加热箱的底部,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外端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紧贴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
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加热箱内部相通,所述加热箱的顶部与所述分离箱的顶部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靠近所述分离箱的一端缠绕有冷凝管,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所述分离箱内部相通。
采用上述一种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启动所述气缸,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将所述封堵块推至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利用所述封堵块将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进行封堵,将油基岩屑从所述进料斗处投入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所述导热板向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进行加热,使温度升至420°到450°之间,使油基岩屑内部的水分和油类吸热并气化为蒸汽,蒸汽上升,并进入所述通气管,在所述冷凝管的作用下,蒸汽液化为水分和油类,并滴入所述分离箱内部,由于油类的密度小于水分的密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沉淀后,油类浮在水分的上层,利用所述排料管分层次的将水分和油类分离出来,完成油基岩屑的油液回收,启动所述气缸,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所述封堵块收缩,直至所述第一出料口完全暴露出来,所述加热箱内部的油基岩屑残渣从所述第一出料口掉入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再次启动所述气缸,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并推动所述封堵块移动,将所述加热箱底部的油基岩屑残渣从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推出。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箱的内侧壁设置有耐高温保温层,所述耐高温保温层主要由硅酸铝棉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封堵块为空心正方体结构,且所述封堵块的单面表面积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内径尺寸和第二出料口的内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鑫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鑫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基于任务分割的打印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