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3271.8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宝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管道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包括底板和托举件,底板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第一楔子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托举件的下方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撑板与底板相互连接,且托举件的下方焊接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相互连接,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下方均通过立柱与底板相互连接,底板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套板,滑动套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端通过通孔从侧板的内部贯穿,通孔开凿在侧板的表面。该石油管道支撑架,提高了装置整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且便于对不同管径规格的石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
背景技术
石油是由一种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现如今石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军事等各大领域,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管道对石油进行运输,为避免石油管道受到泥土的压力,现在大多将管道置于地面上方进行传输,但是现有的石油管道支撑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有待提高,且不便于对不同管径规格的石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石油管道支撑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石油管道支撑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有待提高,且不便于对不同管径规格的石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包括底板和托举件,所述底板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且第一楔子与第二楔子的上端外侧包裹有传动带,所述第一楔子的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托举件的下方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撑板与底板相互连接,且托举件的下方焊接有承重板,同时承重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承重板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下方均通过立柱与底板相互连接,且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外侧均通过连接弹簧与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套板,且滑动套板的下方均通过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端通过通孔从侧板的内部贯穿,所述通孔开凿在侧板的表面,且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动套板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上方连接有限位件,同时限位件的内表面和托举件的上表面均粘合连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的下端外表面均呈螺旋状结构,且二者关于底板的垂直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楔子与第一楔子之间通过传动带构成传动机构,且第一楔子的上端外表面、第二楔子的上端外表面以及传动带的内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托举件和限位件均呈弧形结构,且限位件关于底板的垂直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纵截面呈锐角等腰三角形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相切,同时第一球体的直径与连接弹簧的初始长度之和等于承重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和通孔的内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活动轴通过通孔与侧板螺纹连接,同时活动轴的内侧与滑动套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下方通过活动板与滑动套板构成升降机构,且滑动套板的下方通过滑槽与底板构成滑动机构,同时该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为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石油管道支撑架,在底板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且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均呈螺旋状结构,可通过二者的转动使自身没入土地内部,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宝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宝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