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62624.2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冉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内科 静脉 输液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包括第一卡夹,第一卡夹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卡夹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一卡夹的外表面接触,第一气囊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充气头,第一卡夹的左侧下端安装有铰接轴,铰接轴上铰接有第二卡夹,第二卡夹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卡夹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它在第一卡夹右侧的第一把手底部设置弹片和卡块,在第二把手上设计卡槽,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装夹,而且卡夹内部安装气囊,通过气囊气压压紧手臂,缓冲效果好,避免手臂被夹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
背景技术
在对病患进行静脉输液时,主要采用止血胶管,操作者用两只手分别将其交叉系于患者的腕部结扎血管,使血管达到充盈的程度,以利于准确将静脉输液针头扎入血管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也采用卡夹式止血夹进行止血。
但是目前的止血夹多是将上下卡夹进行夹紧,还需要对两个卡夹进行定位,在急诊内科时,需要浪费一些时间,难以进行快捷操作。且现有的止血夹多是在夹子内粘合橡胶作为保护,但是人的手臂是不规则的,因此,在使血液充盈时,存在将手臂夹伤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它在第一卡夹右侧的第一把手底部设置弹片和卡块,在第二把手上设计卡槽,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装夹,而且卡夹内部安装气囊,通过气囊气压压紧手臂,缓冲效果好,避免手臂被夹伤。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内科用的静脉输液止血夹,包括第一卡夹,所述第一卡夹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卡夹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卡夹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气囊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充气头,所述第一卡夹的左侧下端安装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铰接有第二卡夹,所述第二卡夹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卡夹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二卡夹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气囊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充气头。它在第一卡夹右侧的第一把手底部设置弹片和卡块,在第二把手上设计卡槽,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装夹,而且卡夹内部安装气囊,通过气囊气压压紧手臂,缓冲效果好,避免手臂被夹伤,所述第一卡夹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套接有第一充气头,所述第一充气头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帽,第一通孔的设计为第一充气头提供了安装空间,第一密封帽对第一充气头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夹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套合有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的配合,可以将第一气囊安装在第一卡夹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夹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套接有第二充气头,所述第二充气头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帽,第二通孔为第二充气头提供了安装空间,第二密封帽对第二充气头具有密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套合有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槽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可以将第二气囊安装在第二卡夹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焊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把手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卡块,弹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可以使得卡块卡紧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冉,未经郭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2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