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0611.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曼;金倬;黄星;陈晓华;张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9/14 | 分类号: | A47G29/14;A47G29/20;A47G2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杨娟;杨雪婷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装置,包括:主框架,盒体,其嵌入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且突出到主框架的背侧以外,并且盒体在主框架的前侧具有开口;盖体,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前侧上,并且一侧连接到主框架;显示模块,模块固定在主框架上,并且与盖体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同一侧;第一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主框架的未固定连接到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侧;输入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前侧上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流装置,通过设置在主框架的前侧上并且突出到主框架背侧以外的盒体来容纳物流对象,从而可以将主框架的前侧设置在墙面,并且将突出到背侧以外的盒体设置在墙内来保证物流装置的容纳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物流对象的物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行业中,无论是用户收取包裹还是寄出包裹,都需要用户与物流人员(快递员)的交接。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用户处于其收件或寄件地点(例如,家中或办公室)的时间往往与快递员送取包裹的工作时间不一定吻合,特别是快递员通常负责一个较大区域的包裹的取送,因此很难保证每个用户的上门取送包裹的时间,这往往导致了用户的等待或者投递人员的等待,这都大大降低了包裹的投递效率。为此,出现了各种自助式的物流装置,其放置在公共区域或者用户住所或办公室外,物流人员和用户可以在各自方便的时间对物流装置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了包裹的投递与取出这两种操作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包裹投递效率,并且实现了用户收取包裹的灵活性。
在上述自助式方案中,放置在公共区域的自助式物流装置由于占据了公共空间并且需要向多人提供服务,因此,往往需要收取费用。例如,在实际使用中,通常由物流方来支付存储费用,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但是这样的自助式物流装置由于需要服务尽可能多的用户,因此,其通常会设置在距离用户住所或办公区域较远的公共空间中,例如大堂或者园区中间的服务设施中。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在取件之后或者为了寄件而需要运送物流对象较长的距离。让物流对象体积较大或者重量较重时,这样的不便就更为突出。
为此,在上述自助式方案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了设置在各用户自己的收件位置处的私人物流装置,例如,信报箱,从而物流人员可以自行将物流对象放入到用户的该私人物流装置中,而用户可以在回家或者上班时直接收取物流对象,从而大地方便了用户取件和寄件操作。
但是现有的信报箱的设计用途主要是收取信件和报纸等,其容积较小并且通常用实体钥匙来解锁,这对于上述物流对象的分离式取放模式就不是很适合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合于放置物流对象并且便于物流人员和用户异步分离地取放物流对象的物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
盒体,所述盒体嵌入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且突出到所述主框架的背侧以外,所述盒体在所述主框架的前侧具有开口;
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前侧上,并且所述盖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到所述主框架;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上,并且与所述盖体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同一侧;
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主框架的未固定连接到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侧;
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前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装置,其通过设置在主框架的前侧上并且突出到主框架背侧以外的盒体来容纳物流对象,从而可以将主框架的前侧设置在墙面,并且将突出到背侧以外的盒体设置在墙内来保证物流装置的容纳空间。此外,物流装置利用被第一锁定组件锁定到主框架的盖体来保护放入在盒体中的物流对象,从而物流人员和/或用户能够利用第一锁定组件来对盖体进行锁定和解锁操作以取放物流对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物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报箱容积有限以及不方便锁定和解锁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0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